微信分享图

4331 明宣德 景泰蓝缠枝莲香炉

景泰蓝缠枝莲香炉
拍品信息
LOT号 4331 作品名称 明宣德 景泰蓝缠枝莲香炉
作者 -- 尺寸 宽34cm 创作年代 明宣德
估价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 RMB 2,464,000
材质 形制


本品造型敦实古拙,双耳形制优雅,外侧錾回纹,口沿平折,腹身垂直而短小,以天蓝色珐琅为地,上饰黄、蓝、绿、白、红五色缠枝莲花十朵,下承四足,足内饰以一朵折枝莲花。其铜胎质地厚实,包浆古旧,釉面光泽润和,色调浓郁雅正,掐丝精细,花朵饱满,花筋叶脉转折流畅,釉色丰富透明,玻璃质感强烈,具有明早期掐丝珐琅的典型特点,与大英博物馆典藏的“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掐丝珐琅云龙纹罐的装饰风格,彩料色泽、铜骨质地毫无差别,当为宣德无款御物。
掐丝珐琅技术自元代传入中原以后深得皇家喜爱,至明初尤盛。明代“御用监”为制作珐琅器的官方机构,其所出珐琅器质精工致,时人曹昭于《格古要论》中首次记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专门评述曰“内府作者细润可爱。”目前所见“御用监”制作的珐琅器当中具有明确年号款的是始于宣德朝,然有款真品者异常罕见,仅知数例,分别为尊、花觚、盒、盘等器型。另有宣德无款珐琅者,存世数量稍多于前者,质量不分上下,亦为可贵。总之,传世的明代早期掐丝珐琅器寥若晨星,多已归入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典藏,民间流通者更是罕见。此尊器形完整,保存情况良好,形制、釉色和纹样皆佳,当为宣德掐丝珐琅器之隽品。
来源:A & J. Speelman收藏
掐丝珐琅器概述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张荣
珐琅,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材料,以石英、长石、硼砂、瓷土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习惯上称为“珐琅釉”。珐琅器就是将珐琅釉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固着于金、银或铜胎的表面,达到实用美观的功效。根据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将珐琅器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三大品种。珐琅器具有金属的坚固性、玻璃的光滑性和瓷的耐蚀性,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是分别于不同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掐丝珐琅在这三种工艺中出现的最早,俗称“景泰蓝”,其原产地是地中海东岸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约在公元十三世纪,珐琅工艺传入中国。珐琅工艺虽是舶来品,但一经传入中国,即与中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地融为一体,心灵手巧的中国工匠很快掌握了珐琅器的制造技术,所制作出来的珐琅器在造型、图案等方面完全民族化,甚至不留有任何外来影响的痕迹。
掐丝珐琅是一种复合工艺品,它由多道工序组成。一般以铜做胎(少数以金或银为胎),胎子成型后,再用细而窄长的铜丝,根据装饰图案所需,焊接在胎体表面;然后将五颜六色的珐琅釉填入凹陷的花纹之中,入窑焙烧;因其焙烧后凝结的珐琅釉会收缩,所以填釉、焙烧的工序需要重复多次,才能使珐琅釉完全充分的填充在盘丝的凹陷位置;烧好之后,还要进行打磨、镀金等工序方可成器。正是由于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成本高等因素,故其在中国诞生之日起,就被实力雄厚的皇家所垄断,秘藏深宫,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掐丝珐琅起源于何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首次记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早期珐琅器唯一的一部文献资料,对探讨珐琅器的渊源十分重要。通过对现存的掐丝珐琅器的排比、研究,专家们推断出中国最早的掐丝珐琅实物为元代制品。 元代珐琅器构图饱满,花朵舒展,花叶委婉;釉色艳丽纯正,掐丝流畅,鎏金光亮,具有大气、华丽、富贵的艺术特色,符合皇家的审美情趣。故宫藏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鼎式炉、象耳炉等为其代表作。
明代的掐丝珐琅器开始大量出现,并有“御用监”作为皇家制作珐琅器的官方机构。明代带有官方年款的掐丝珐琅只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的器物。宣德款掐丝珐琅是整个珐琅工艺中最早带有官方年号款识的器物,器形与同时期的瓷器、漆器、铜器相似,有罐、碗、盘、盒、花觚、炉、尊等;掐丝以单线为主,大部分鎏金;珐琅釉色与元代珐琅相差无几,只是不再有透明珐琅釉;纹饰以勾莲花为主,并出现了龙、凤、狮及四季花卉图案,扩大了装饰内容的范围;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铸款、阴刻单线款和双线款。还有一部分无款珐琅器具有宣德时期的风格,如保利本场拍品掐丝珐琅缠枝莲双耳炉。还有后刻景泰款的部分珐琅亦是具有宣德风格的器物,如法国巴黎艺术馆收藏的掐丝珐琅勾连花纹尊。景泰款掐丝珐琅是明代珐琅器中数量最多、研究难度最大的问题,对真正景泰珐琅的确认始终是珐琅器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景泰珐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景泰之后的天顺、成化、弘治、正德没有官方年号款识的珐琅器传世,其现象与明代漆器制作完全相同,原因至今不慎明了,还有待于新的史料出现。嘉靖皇帝笃信道教,迷恋方术斋醮。故祈福纳祥的图案在嘉靖时期风靡一时。嘉靖珐琅器掐丝粗犷豪放,稍欠章法;珐琅釉基本不透明,装饰图案以道教题材为主,如仙鹤、寿字、祝寿等。万历款掐丝珐琅器已发表的只有二十余件,在用途、釉色、图案、掐丝、款识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有清一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大量制造和使用掐丝珐琅器。清代制作掐丝珐琅的地方主要有宫廷造办处以及广东、扬州、北京、九江等地,其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从现存的实物可以看出,清代最早的掐丝珐琅器为康熙时期的制品,本场拍品掐丝珐琅梅花式几为存世不多的康熙时期的珐琅家具。由于雍正皇帝胤禛不喜欢掐丝珐琅,而偏爱画珐琅,故雍正朝仅制作了少量的掐丝珐琅,台北故宫收藏的掐丝珐琅豆为目前所知唯一的一件雍正款珐琅器。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的制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掐丝珐琅的种类几乎是包罗万象,有宫廷典章用品、佛教用品、生活用品、陈设品和文房用品等。宫廷典章用品有宝座、屏风、香筒、仙鹤、甪端、太平有象等,保利公司的掐丝珐琅甪端为带有“大清乾隆年制”年款的标准乾隆朝制品,一般是成对出现的,在民间收藏中能有一件也是幸事。佛教用品有佛塔、佛龛、佛像、坛城、五供、七珍、八宝等,生活用品有熏炉、手炉、冠架、盘、碗、茶壶、杯盘、多穆壶、执壶、鼻烟壶、铜镜等;陈设品可分为四类,其一是普通陈设品瓶、罐等,其二是仿古陈设品,主要是仿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花觚、鼎、卣、觥、簋、尊、觯等,造型古朴,纹饰精美,其三是动物造型陈设品,狮子、麒麟、牺尊、天鸡、天鹿、羊形兽、鸽子等,形态生动,惟妙惟肖,其四是挂屏、插屏等陈设品,如本场掐丝珐琅山水纹御题诗挂屏是乾隆朝的制品;文房用品有笔筒、笔架、笔洗、墨床、砚盒、仿圈、镇纸、水丞、卷轴等。此次拍卖的掐丝珐琅夔龙纹洗和掐丝珐琅卷轴都属于乾隆朝的文玩。
乾隆之后,亦如其它工艺品一样,掐丝珐琅的制作进入了衰退阶段,水平大不如前,带年款的器物仅有嘉庆、同治、光绪。晚清民国时期,北京民间有数家作坊制作掐丝珐琅,将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