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390 清乾隆 红地刺绣十二花神

红地刺绣十二花神
拍品信息
LOT号 4390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红地刺绣十二花神
作者 -- 尺寸 95×300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5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168,000
材质 形制


此红地刺绣十二花神图卷总共描绘十六人物于其上,画面以中段而分,左右分置六位花神,中间一人为帝王之身立于亭内,周围伴以童子侍从三人,或舞于前,或执扇于后。故事似描绘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众神雅聚拜见玉帝,共庆吉日。各人三五相聚,欢笑闲谈,手中各执所属花卉,以示身份。十二花神代指一年各月,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玉簪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水仙花,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由此而出。其间人物动态各异,造型生动,神情刻画惟妙惟肖,面容皆露喜色,宛若花枝招展,富于喜庆祥和意味。刺绣以大红为地,更添喜庆气氛,质面光泽娟美,色彩典雅秀丽,惹人喜爱。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我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其皆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此件十二花神红地刺绣做工精美,寓意喜庆祥和,颇具收藏价值。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