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412 清梁延年撰 圣谕像解二十卷

清梁延年撰 圣谕像解二十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412 作品名称 清梁延年撰 圣谕像解二十卷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40,000 成交价 RMB 134,400
材质 形制


清光绪辛巳年(1881)官刻本
1函10册 白纸
提要:经过明季后期的激烈交锋,满清建立了统治机构政权。为了稳固自身统治。决策者决定不但要“刑禁于己”,更要强调“礼禁于未然”,防微杜渐,大兴教化,推行孝治伦理政治。早在顺治九年,清朝统治者借鉴明朝治国国经验,将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所谓“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颁行八旗及各省。康熙年间,统治阶层鉴于“风俗日敝,人心不古”的形势,要求“尚德缓刑,化民成俗”,继续加强教化,于是于康熙九年向全国颁布“上谕十六条”。内容即为:“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民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上谕十六条”发展了“圣谕六言”的思想,其内容也较前详细而全面,给清朝的统治带来深远的影响。雍正更为重视“上谕十六条”,对其逐条解释,洋洋万言,成《圣谕广训》, 于雍正二年颁行天下,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思想纲领。是书为光绪辛巳年依清康熙二十年梁氏承宣堂刻本重刊官刻本。正文前刻牌记,有康熙年、咸丰年序文,收刻捐资者姓名并同知官员续。书版依旧,书口下方刻有”承宣堂”堂号。绘图精美,线条流畅,以图释文,以文明义,相得益彰。书品完整,原装帧未衬,保存完好,是为可宝。
30.1×1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