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3 徐悲鸿 1940年作 立马 镜心
LOT号 | 2973 | 作品名称 | 徐悲鸿 1940年作 立马 镜心 | ||
作者 | 徐悲鸿 | 尺寸 | 74×49cm | 创作年代 | 1940年作 |
估价 | 2,500,000-3,500,000 | 成交价 | RMB 2,80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著录:1.《徐悲鸿作品集》(续一)图47,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 2.《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题识:志羲女士惠正,悲鸿,庚辰。 钤印:悲鸿 展览:1.“春之歌—世纪悲鸿作品收藏大展”,徐悲鸿纪念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2009年3月6日至26日。 2.“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说明:上款人李志羲,广东中山石岐人,生于上海,为航海家李卓庭之女,毕业于上海广东浸信会崇德女子中学,与霍元甲之子霍东阁一样终身在海外从事精武服务。1921年奉上海中央精武会命南下马来半岛,先后在吉隆坡与星洲各地女子精武会服务。1923年应林妙兰聘请,前往槟城筹办女子精武会,系该会的始创人,先后任该会董事、会务主任、武术教练、互助部部董等职。 徐悲鸿生平所作中,以动物画,尤其是骏马画最值得称道。其笔下之马即有传统鞍马画的功底,又吸收了西洋马画的特点,是中西技法高度融合的完美典范。该立轴画静立姿态之骏马,马首回望,四蹄盘桓,马鬃、马尾迎风飞舞,虽是静立之姿,却也动感鲜明,给人一种骨带铜声、傲岸不羁之感。立马以淋漓的大写意笔法写就。先以魏碑兼草隶的书法笔意勾写马的躯干,在线条的运用上,细致严谨与粗犷豪放兼及。如马之鼻孔、胸肌及骨关节处,用缜密严谨之笔精勾细染;而被风吹拂的鬃毛和马尾,则用阔笔、粗笔点浓墨或焦墨任意急速挥洒,充满着动感和气势。徐悲鸿又将西画中体面、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与传统的笔墨技法相结合,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又以浓淡水墨写出头部、四肢、肩、胸、足处的肌骨,造型精卓,用笔洗练,体积感、空间感都意到笔随地显现在富有韵律的墨色之间。徐悲鸿笔下之马少有背景衬托,然此图却以淡花青色,于马后勾勒出一枝旁逸而桀骜的老枝,与同类作品相比,极为少见。此幅骏马图更与众不同的是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作品受赠者李志羲的身份便可窥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