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978 张大千 1977年作 江邨晚归 镜心

江邨晚归
拍品信息
LOT号 2978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77年作 江邨晚归 镜心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89×181cm 创作年代 1977年作
估价 5,000,000-7,000,000 成交价 RMB 15,12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1.《第二届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近现代书画》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电视台,第110-111页,2010年。
2.《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题识:江邨晚归。六十六年重九日写于台北,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丁巳、大风堂、己亥己巳戊寅辛酉、大千豪发
展览:1.“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2.“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北京光华路五号国际会展中心,2010年10月21日—25日。
说明:1.台湾传家艺术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1997,元月拍卖封面。(当时经傅申教授鉴定为张大千泼彩原作无误)
2.Heritage Arts - Fin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竹林数丛,掩映屋舍。左下近景一径,萦回曲屈地绕过屋舍竹林,攀至远山,可抵平台凉亭;登高遥望,远眺点点帆影,自是美景,开阔胸怀亦是人生境地。
两座山头均极阔重,先以淡墨泼洒,后用荷叶、斧劈法勾皴,梳出山峦纹理,并以浓淡墨、干湿笔点苔,强化山石面向,添增厚实质感;其上局部再罩青绿,流动的色泽,特别觉得灵动。
下方平坡石壁,则皆以淡墨略施钩染,傅染淡赭;尤以山脚临水之际,墨色偏淡,虽是轻灵婉约,然不免形成上重下轻之现象。幸而画家在左下方布以错落竹舍,而丛丛竹林并用横笔画垂叶,前后分明,笔法细致又富变化,老年之笔,雄厚不失秀丽;墨色浓淡层叠,染石绿色,与上方横列峰峦互为照应,并借以维持奇妙的平衡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画家的巧思,在幅中央山坞间布山径斜坡,以分左右;并使两座起伏山峦,朝揖顾盼,相生相让而自具变化。此外,出于幅外的峰峦横断湾口,亦是画家布局的另一转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郭思《林泉高致》)曲折环遶,山后远水又作帆影,与前方水潭画破一弯清水的小舟,遥相呼应。
大千先生尝言:「书不通篆,谓之俗书;画不橅古,谓之俗画。」
故画师谆谆告诫初学者须:「循规蹈距,按部就班。」纯熟之后,方能「从心所欲、俯拾万物。」所谓「橅古」,乃遵循古人绳矩法度,然仍须跨越前人束缚,欲去其「俗」,即当学古而不泥于古,需「刻意经营,时出新意。」以去陈腐。
从本幅观察,若欲从前人追索,画中圆浑状的山峦,隐约可见北宋郭熙生动的造型理念;山脚临水处取淡墨勾勒山石纹理,笔势侧卧,时而宽粗时而纤细,线条粗细变化较大,亦有郭熙消息。
然整体而言,泼墨洒彩、点染丛树竹林、干笔浓墨钩皴石壁,确已自古人蜕化而出,俨然大千本色,不作第二人想。
(作者许郭璜先生原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