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7 张大千 1946年作 翠屏幽涧图 镜框
LOT号 | 2987 | 作品名称 | 张大千 1946年作 翠屏幽涧图 镜框 | ||
作者 | 张大千 | 尺寸 | 104×46cm | 创作年代 | 1946年作 |
估价 | 3,800,000-4,800,000 | 成交价 | RMB 5,60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框 | ||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题识:石壁翠屏开,寒泉曲涧回,云柯暗到脚,木屋破风雷。丙戌嘉平月偈得乾隆纸一番,用北苑法写此,蜀人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题跋:丙戌为大千四十八岁,其时在海上初得北苑潇湘图卷,故时效其体,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若黄鹤与北苑本一家眷属也,稚柳观因题。 钤印:稚柳、谢稚。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此幅作于1946年。以大千的山水画创作而言,此阶段正是其综合古代诸大家风格而创立自我风格的阶段,即其所言“溶古人而有我”。此画所作之年,张大千在上海喜获南唐画家董源山水巨作《潇湘图》,并于12月偶得珍贵的乾隆纸,遂挥毫泼墨,以北苑法作此幅。此作取全景式构图,结合高远、深远与平远,画面上群山环绕、林壑幽深、神气苍莽、云雾缭绕,为隐士世外幽居之处。不息的流水仿佛流动的时间,使临水而坐的隐士陷入深思。整幅画既有董源山水的雄浑气势,亦流露着宁静清寂的诗意。据谢稚柳题跋称:“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从笔墨、构图看却与王蒙有相似之处,但不似王蒙般缜密,而是比较疏朗。1946年正是大千致力于临学王蒙山水的高峰时期,而王蒙亦以董源为宗,故笔法皆有相通之处。从笔墨的角度看,大千用干笔淡墨皴擦,再用花青淡染,又以浓墨和矿物性颜料点苔,凌厉的斧劈皴显示出山岩坚实的质感。整幅层次分明,笔墨挥洒自如,将北方山峦特有的挺拔和南方山水的清秀韵致均表现出来。 即将出版于《张大千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