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473 清早期 紫檀方桌式活面棋桌

紫檀方桌式活面棋桌
拍品信息
LOT号 4473 作品名称 清早期 紫檀方桌式活面棋桌
作者 -- 尺寸 90×90×88cm 创作年代 清早期
估价 2,500,000-3,500,000 成交价 RMB 5,040,000
材质 形制
著录:《清代家具》第92页

棋桌为方桌形,造型简洁大方,为明式无束腰直足小方桌样式。桌面为垛边做,下设里腿长假矮老;中间嵌装条环板,四角有坠角牙;桌面打开后,可见一嵌银丝可翻转式棋盘,一面为围棋盘,一面为象棋盘;棋盘取出,其下方井设有双棋盘;桌子四边的中心部位有四具暗抽屉;此外,桌面对角设有两具小方棋子盒,为盛放不同的棋子用,可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其设计巧妙,用料讲究,造型高雅,当是贵族消遣休闲之时下棋所用。中国最早的棋具出土于战国早期的墓葬,而双陆棋则自唐代起兴盛,至清代早期渐近消亡,其棋具至今仍是日本奈良正仓院的珍宝之一。
棋桌为明朝家具之标准形式之一,此件棋桌带活动桌面,平时可当实用的八仙方桌使用,供饮食社交之便;有需要之时,可移开活动面板,于棋盘桌面进行多样棋戏之活动。加之,棋桌很少留存于世,据目前所知,世界上只有少数博物馆或私人收藏中存有。然而,上述棋桌几乎都不属于“活面”棋桌,本拍品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可移动的棋盘设计,颇为精彩,极为珍惜。这种“可移动”棋桌的设计最早见于元刊本《事林广记》的插图,其证明了“可移动”棋桌的设计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曾经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更难保存,因此幸存于世的棋桌都是棋盘固定于棋桌之内的。因明清时代的棋桌已罕见,且此桌又以昂贵的紫檀制成,造型高雅,更是难得之精品。另外,此桌也对研究古代围棋、象棋特别是双陆棋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有着很好的参照作用。
来源: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