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718 清乾隆 白玉五福锦地如意

白玉五福锦地如意
拍品信息
LOT号 4718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五福锦地如意
作者 -- 尺寸 长48.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1,344,000
材质 形制


如意取整块白玉雕琢而成,整器呈“S”,形体量巨大,玉质莹润,犹如凝脂。造型柔婉曲转,雕工精湛,打磨抛光精到,为一件难得的珍品。玉质洁白细腻,色泽明亮润洁,包浆温润,雕工精细,刻画生动,纹饰精美,器形规矩,大气庄重。如意首为灵芝型头,边缘起线随形而就。如意头饰蝙,头部向下,口衔“卍”字,如意身部为锦地,刻画极为细腻,几何形图案组合华美典雅,高贵不凡。身部中央为两只蝙蝠相对的造型,尾部也为两只蝙蝠相对造型。整器造型简约端庄,曲线婉转而流畅,结构简洁而和谐,彰显典雅华贵。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而在明清两代,如意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如意的材质极为多样,各色玉石、金、银、铜、铁、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等应有尽有。装饰手法也异彩纷呈,尤其是配以各种所谓“中国结”,如盘长结、铜钱结、蝴蝶结、喜结、寿结等,不仅有和谐的视觉效果,也增添了如意的韵味。
五蝠图案是清代常见的祥瑞纹饰,五蝠谐音五福,“五福”原出于《尚书·洪范》,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象征。
同时,出现在图案中的“卍”字是佛教名词,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刹曩,意为“致福”,旧译为“吉祥海云”。此柄如意选料硕大,雕琢精细,寓意吉祥,具有浓郁的乾隆宫廷气息,颇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