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809 12世纪 大理铜漆金阿磋耶观音立像

大理铜漆金阿磋耶观音立像
拍品信息
LOT号 4809 作品名称 12世纪 大理铜漆金阿磋耶观音立像
作者 -- 尺寸 高36.5cm 创作年代 12世纪
估价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该品是大理阿嵯耶观音塑像,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国、大理国最重要、最受尊崇敬仰的一位神祇,该品造型非常独特,身躯纤细,修长挺直、上身坦露,下身穿裙,头戴饰有阿弥陀坐像的菩萨冠,赤足。头饰高耸精美、发辫及服饰都与唐宋观音造型、藏传观音造型迥然不同,为鲜明的云南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人文和艺术价值。观音是名号最多的菩萨,如甘露观音、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等,不下数十种称谓,但“阿嵯耶观音”只有大理独称。“阿嵯耶”是梵文acarya译音,意为“轨范正行,可矮正弟子行为,为其轨则、师范高僧的敬称。”他是最早进入云南传播佛教的西域莲花部尊菩萨,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使佛教在云南成为南诏、大理国普遍崇奉的第一宗教。本品漆金灿烂,光相可亲,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
带旧盒
阿嵯耶观音是大理国最重要、最受尊崇敬仰的一位神祇,其造型非常独特:纤细修长挺直的身躯、高耸精美的头饰、发辫及服饰都与唐宋观音造型、藏传观音造型迥然不同,为鲜明的云南地方观音图像的一大特色,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观音是名号最多的菩萨,如甘露观音、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等,不下数十种称谓。但“阿嵯耶观音”只有大理独称。“阿嵯耶”是梵文Acarya译音,意为“轨范正行,可矮正弟子行为,为其轨则、师范高僧的敬称。”他是最早进入云南传播佛教的西域莲花部尊菩萨,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使佛教在云南成为南诏、大理国普遍崇奉的第一宗教。《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上说:南诏在细奴罗称王(公元649年)之前就开始有佛教的传播。《南诏野史》又说:公元714年,南诏王盛罗皮派张建成使唐,得佛像佛经回来供奉传播,为南诏信教之始。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一直都被视为国教。据元代李京著《大理行记》中描写当时他所见所闻佛教在大理地区兴盛之景象:“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以”。可想象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之兴盛程度。在我国数十种观音造影中,早期多男性菩萨,唐宋以后,逐渐为女性菩萨,性征明显。而大理“阿嵯耶观音”的性征却很大难辩视:他具有宽大肩,平坦的胸,大而有力的足,像是男性;但他又有纤细的腰、戴有耳环、手镯、项圈等女性饰物,又像女性。他曾化身为男性梵僧和铸像老人,也曾化身为女性负石退兵的老奶。服饰上也差别很很大,各地观音多为披巾着袍,而“阿嵯耶观音”上身露,下身穿裙,头戴饰有阿弥陀坐像的菩萨冠,赤足。经过国内外学术界研究认为:“阿嵯耶观音”的造像可能有印度尼西亚、老挝的佛教造像的影响,但又具有很强的大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