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8 邵力子、陈诚等致葛建时信札、公函数通 (二十一页选八)
LOT号 | 4888 | 作品名称 | 邵力子、陈诚等致葛建时信札、公函数通 (二十一页选八) | ||
作者 | -- | 尺寸 | --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无底价 | 成交价 | RMB 17,250 | ||
材质 | 形制 | ||||
21页 提要:1.除往众要员致葛建时信函以外,本标的还包括葛建时签发会议邀请函3页。江苏抗战蒙难同志会理事名单1份。葛建时参选初审评语1张.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及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交际科致葛建时公函各1页。郑介民为葛建时赴京机票事宜致傅所长信笺1页。 2.部分作者简介:葛建时(1896-1981),上海宝山人,中央军校第三分校(长沙分校)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国民革命军风山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国名江苏省政府执委、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负责人。时有由刘建萍在节孝词办过以其命名的“建时”小学。 邵力子(1882-1967),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复旦大学杰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会,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提倡革新文学。1921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一直主张国共合作,曾任国民党中宣部部长,1949年国民党府政拒绝签定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解放后,留驻大陆,任多届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民革常委。 朱家骅,字骝先、湘麟,浙江湖州人,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然以其特出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精力,担当过教育、学术、政府、政党等多项重要职务,与中国政局的演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现代中国甚巨。朱家骅曾是中统负责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德关系的重要人物。 张历生(1901-1971),国民党政要。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法国,加入国民党。1924年回国后,历任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秘书、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秘书长、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1971年4月20日在台北病逝。 陈诚,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台湾当局“副总统”等职。陈诚主政台湾期间,对稳定国民党在台统治作用甚大。陈诚是蒋中正的亲信,也是自黄埔成立后蒋中正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 洪兰友(1900-1958),江苏江都人。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科研究院。长期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为CC骨干人物。历任中央组织部主任秘书、中央执行委员、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代理秘书长、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司法院法官训练所所长,社会部政务次长、内政部部长等职。1948年出任“国民大会”秘书长。赴台后续任“国大”秘书长。著有《法学通论》。 刘蘅静(1902-?),女,广东番禺人,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江西省党部妇女部长、上海市党部委员、中学校长、中央党部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当选行宪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 郑介民(1897-1959),原名庭炳,字耀全,号杰夫,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上将,军统主要领导之一。 贺衷寒(1900年1月5日-1972年5月9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另二位是蒋先云与陈赓);曾筹组孙文主义学会并担任黄埔同学会书记长,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治系统,被称为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抗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政治部秘书长,1950年于台湾接任交通部长,1954年辞职,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1961年后,任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 甘乃光(1897-1956),黄埔军校政治部英文秘书兼教官。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毕业。1924年6月起任黄埔军校政治部英文秘书兼政治教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编纂,驻粤建国桂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实业部代理部长,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广东南路各属行政委员。当选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常委,并兼中央青年部长和中央农民部长,还兼广东省政府委员。省党部执行委员和广州政治分会委员。1926年起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讲师,中山大学训育部主任和广州《民国日报》社社长。1927年任广东省党部改组委员,广州市市长。1931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后任内政部政务次长,武昌行营第五处处长,军事委员会禁烟委员会常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防参议会秘书长,中央党部副秘书长,三青团临时中央干事会干事。 尺寸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