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9 徐悲鸿 1942年作 英雄 框
LOT号 | 4709 | 作品名称 | 徐悲鸿 1942年作 英雄 框 | ||
作者 | 徐悲鸿 | 尺寸 | 62×35cm | 创作年代 | 1942年作 |
估价 | 800,000-1,200,000 | 成交价 | RMB 1,552,5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框 | ||
著录:1.《徐悲鸿作品集(续二)》图版57,文物出版社,2011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137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题识:树屏先生惠教,壬午悲鸿。 钤印:悲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说明:1.此作原为天津美术出版社旧藏。 2.上款人韦汝聪(1878-1944),字树屏,广东中山人,原国民党陆军少将。早年留学日本,1902年归国后历任广东武备学堂总教习、广东陆军小学堂总办、广东陆军测量学校校长、广东陆军测量局局长、广州市警察局长等职。 鹰与“英”谐音,故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历代丹青妙手画鹰喻鹰以高瞻远瞩、坚强刚毅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加以赞美。这幅画鹰作品,是徐悲鸿晚年精品佳作。此图绘雄鹰屹立于虬松干上。松干为石,鹰之爪、之喙,宛若生铁铸成。攫身侧目之势,益显志翮凌云的英姿,刚健有神,捷锐威猛。鹰的羽毛呈片状,紧密光滑,用没骨法写之;下颌、胸、腹等呈毛状,运用墨色浓淡干湿,力透纸背;飞羽长而硬,能长时飞行;浓墨及焦墨并用,以显其坚挺。此《鹰》融中西技法于一炉,雄浑自然,个性鲜明,形象洗炼。悲鸿雄鹰高瞻远瞩并势挟风雷,同样显示出画家刚毅正直的气质与壮阔雄浑的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