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786 清乾隆 白玉留皮老子出关山子

白玉留皮老子出关山子
拍品信息
LOT号 2786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留皮老子出关山子
作者 -- 尺寸 高16.5cm;长20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0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2,128,000
材质 形制


玉山子选用大块和阗青白玉料,带黄褐皮色,呈椭圆山形。乾隆平定新疆后,大块玉料为宫廷所垄断。故使得各种用料奢侈的玉山子的制作成为可能。此玉山分两面进行雕刻,正面雕老子出关图。但见青牛昂首,载老子乘车行于森森山崖之中,牛前立一人,为函谷关令尹喜。尹喜止步于牛车前,问道于老子,表现“子将隐矣,疆为我着书”,于是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一幕故事。周围青松环绕,如同侍者。老子西出函谷,有紫气东来之瑞相。背面刻秋林双鹿,一雌一雄,栖止于松下林间。鹿为瑞兽,为道家神仙之侣。山石大面积留出金黄色夺人耳目。有“借皮设色巧犹能”的特点。此玉山雕琢技法高超,以山石雕凿为皴法,以表面留皮为设色,是一件典型的乾隆宫廷“画意”玉器。
又“老子出关”题材玉器在乾隆宫廷玉器极为罕见,与常见的罗汉图山子相比,更是难能可贵。作为“天子”的乾隆帝笃信佛法,也包容各种信仰和宗教传统。在三教合流的清代,道教也受到官方推崇。但乾隆宫廷艺术中,在(八仙、三星、王母等吉祥祈福的道家题材之外,极少有直接表现老子本人或道家如罗汉般修道生活的作品。原因何在呢?试析如下:清代皇帝中最重视道教的,一为顺治,一为雍正。顺治曾亲自撰写《御注道德经》,而雍正则将多位道士召至宫中,设坛炼丹。顺治帝性情乖张,非为乾隆所喜,而雍正帝壮年暴死,民间多传与服用道士所进丹药有关。故乾隆登基后三天,立即驱逐宫中道士张太虚等,并限制张天师的活动,降其品级。故乾隆一朝,道教与宫廷联系的规格大为降低。这也许可以解释宫廷玉器中道教题材为何罕见。
但老子的思想仍为清宫所尊崇,康熙的御笔“无为”一直高悬于交泰殿上;而在万寿山东麓的两峰之间,乾隆帝取老子出关典故建一城关,并御笔匾额“紫气东来”,以应祥瑞。
故此“老子出关”玉山子与今颐和园紫气东来城关建筑同为两件罕见的乾隆道教宫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