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18 清中 飞鸣宿食图 浮雕紫檀香盒

飞鸣宿食图 浮雕紫檀香盒
拍品信息
LOT号 0618 作品名称 清中 飞鸣宿食图 浮雕紫檀香盒
作者 -- 尺寸 长6cm;宽7cm;高4.6cm 创作年代 清中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
材质 形制


来源
日本京都

浮雕紫檀香盒,盒呈椭圆形,盒盖周围环镂一圈寓意「富贵缠身」的缠枝荷叶纹,盒盖中央与盒身两侧俱刻有谐音寓意「双福」的双蝠纹。盒身两侧分别镌刻「飞鸣宿食图」、「三阳(羊)开泰图」,盒底平整,中间略为洼下。刀工深峻爽利,打磨收拾匀净,尤以盒盖周圈之莲藕、荷叶与缠枝,交错掩映,叶脉花瓣无一重复造型者,不惟变化多端,花瓣与叶片翻折婉转,姿态自然生动,精雕细琢,隐起圆滑之际,俱见清宫造办处艺匠之深厚雕刻功力。
盒身一侧刻有「三羊开泰」图,有三羊或立或卧于山坡之上,系取自「三阳开泰」之谐音,也作「三阳交泰」,是为新年祝福或好运降临之意。源自汉代的象数易学取十二卦象征一年十二月分,其中十月为坤卦,纯阴爻;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则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因此时阴渐消,阳渐长,故有万象更新之意。后来遂以三阳开泰作为祝贺新年升平的颂词。
香盒另侧所镌「飞鸣宿食图」,描绘三、四大雁于皎洁月光下,或飞降、仰首伫立或宿食、栖息于水渚旁的芦花丛之景。雁被古人视为灵禽,以大雁或芦雁为主角的「飞鸣宿食」(或作「宿食飞鸣雁」),是古代十分流行的诗和画题,屡见历代文人的诗词与绘画作品当中,以画雁著称者,如明代宫廷画家的林良(1436-1487)、吕纪(活跃于1439-1505年间)以及清代的边寿民(1684-1752)等人。此作之画意十分近似一件私人收藏「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图题诗碗」上的花鸟画。(图1)(注释1)元代赵孟頫(1254-1322)有〈题王子庆所藏大年墨雁〉一诗:「鸿雁栖栖遵渚,黄芦索索鸣秋。羡杀承平公子,笔端万里沧洲。」(注释2)亦是经典的芦雁意象。而根据明代万历年间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载:
客有以《飞鸣宿食古雁图》求子昂跋者,时翰林诸公在焉。释端元叟(行端,1255-1341)亦与座末。诸公衔命赋诗,元叟即援笔题云:『年去年来年又年,帛书曾达茂陵前。影连蓟北月横塞,声断衡阳霜满天。雨暗荻花愁晚渚,露香菇米乐秋田。平生千里复万里,尘世网罗空白悬。』诸公称赏,即以诗授客去。(注释3)
据此报导所述,时于赵孟頫府中有客以《飞鸣宿食四雁图》求题诗。在座翰林院诸公力请行端赋诗,行端当即不假思索,援笔书此七言律诗。诸公均大称赏,遂以此诗付客去。诗以雁足传书故事开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逼降不从,遭流放北海牧羊。汉朝屡询,匈奴皆言苏武已死。使者言汉天子射猎上林中,得鸿雁,雁足系书,言苏武在某泽中。匈奴只得将苏武放回。后人遂多以鸿雁传书或雁足系书,来比喻音信不断、问候平安之吉象。而「飞鸣宿食」也成为相当受欢迎的诗文与绘画题材。
雍正皇帝于雍正五年(1727)降旨颁发「内廷恭造式样」,指示宫廷文物必须与宫廷外生产制作的「外造之气」有所区别,确立以「精、细、雅、秀」作为皇家的艺术标准,以建立一个专属于宫廷的风格样式。雍正并倡导如「盛世太平」、「山高水长」、「福寿康宁」与「子孙万代」等用以祈求国祚绵延、祝祷人生的吉祥寓意,经过雍正特别嘉许的装饰纹样,诸如青山水、赭墨山水、百花斗方山水,或是孔雀纹、飞鸣宿食雁等,此类具有吉祥意味,又有文人雅趣,并足以彰显帝王、皇室品味的装饰母题,就在皇家用器上大量使用。(注释4)而如「飞鸣宿食雁」此一题材,显然系遵循康熙皇帝所御定颁布的《御定历代题画诗》一书,康熙皇帝所择定者,包含了元人萨都剌(1308-1355)、陈樵(1278-1365)、陶宗仪(1329-1410)以及明初李廷美等人所创作的「飞鸣宿食图」题画诗。(注释5)

注释1:图版引自:Sotheby’s, “Sotheby’s Hong Kong: Twenty Years ,1973-1993 ” Hong Kong : Sotheby’s Hong Kong Ltd., 1995, p.179.
注释2:(元)赵孟頫著,任道斌点校,《赵孟頫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两浙作家文丛,1992),页107。
注释3:(明)蒋一葵撰,《尧山堂外纪》卷七十,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119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页643-644。
注释4: 近年由于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记清档》资料的普及开放,普遍为学界运用于工艺美术史的相关研究,有关清宫文物的产造与产造运作过程,也逐渐为学者所重视并深入探讨之。这批档案主要揭示,清宫造办处系由康熙至雍正时期逐渐建立,是一套由帝王主导,形塑皇室艺术品味的产造机制。相关讨论可参见:冯明珠主编,《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或参见:台北故宫2012-2013年「金成旭映 清雍正珐琅彩瓷特展」之相关论述:https://www.npm.gov.tw/exh101/yongzheng/ch/ch00.html。
注释5:(清)陈邦彦等奉敕编,《御定历代题画诗》卷九十六,收入:《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1439》(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页640-641。

重6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