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150 周春芽 1998年作 玫瑰

玫瑰
拍品信息
LOT号 1150 作品名称 周春芽 1998年作 玫瑰
作者 周春芽 尺寸 52.5×42.3cm 创作年代 1998年作
估价 3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
材质 油彩画布 形制

款识:1998 周春芽(右下)
来源
1.直接得自艺术家
2.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这种形态上的压缩和剪裁,超越了物象的实在感,实际上已经使画面形象获得了一种神秘和象征的意味,这正是东方绘画的精髓。” - 周春芽
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开启改革的步伐,随之而来的外源文化和意识形态,给国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艺术家们纷纷决定摒弃旧时代的印记,学习先进的西方艺术理论。从1979年“星星美展”的举办、各地不同画会的成立,到几年之后 “八五新潮”的风起云涌,美术界不同观点激烈碰撞,中国艺术经历了彻底的革新。过量摄取异国文化,彻底割裂与旧时代的纽带,部分中国艺术家沉浸于模仿西方艺术,被新的枷锁禁锢。周春芽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大学的进修,前往藏区写生,并偶然地于1986年远赴德国求学,远离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区域,渐渐成为一个旁观者。
在德国留学期间,切身的接触让周春芽对西方艺术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并对西方艺术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理解。二十世纪80年代,德国新表现主义盛行,艺术家们有意反抗70年代理性的概念艺术与极简派艺术。其代表人物:乔治·巴塞利兹(George Baselitz)与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绘画对周春芽的艺术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表现主义回归可触及的人与事物,充满想象力的构图与实物的变形、厚重堆叠的色彩、狂放不羁的笔触,皆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述,将人类不受控制的原始冲动与情感通过颜料展现在画布上。这与周春芽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正视人类隐晦的欲望,将其解读为真诚热烈的天性流露。1989年周春芽回到中国,潜心研究中国文人画,先后创作了“树”与“山石”系列作品,将中国画细腻、神秘的基调用西方的媒材表现出来,并融入“新表现主义”的色彩与技巧,创造“新人文画”风格。
1997年开始,周春芽创作了一系列以各式花卉为主题的作品,拍品《玫瑰花》即为其中佳作。一株玫瑰铿锵破土而出,跃入空中,悬浮其间。以油代水,白褐色与深褐色油料平涂背景,部分稀释的颜料,营造水墨晕染气氛,使画布犹如一张被时间与水汽缓缓催化的老宣纸。浓淡两色的交界线,对画面进行空间透视的划分,暗示地面与天空。画作的重心由玫瑰花株承载,笔触恣情纵意,挥洒洋洋,宛若书法狂草,其中不乏中国画中的飞白技法。一气呵成的笔法,使容错性大大降低,改笔几乎成为不可能,一笔一划都备受考验。有别于花枝狂放不羁的肌理,玫瑰花的形与神由浅浮雕般的刮刀技法呈现。周春芽摒弃了学院美术的理性思考,创造了一个只能以自我情感与爱欲为主导的感性世界,使作品迸发野性的生命力量,赋予写意玫瑰天地苍茫的新人文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