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上旬,北京保利拍卖全球征集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所得精品已于保利博物馆6层展出,与此同时,在公开征集第二阶段的首站台北站,又传喜讯——业务人员征得张大千中年所作重要仿古作品一幅。
张大千的艺术地位,在整个20世纪美术史中,可谓举足轻重,其绘画作品,在当今的艺术品拍卖界,也令得诸多买家向往。而张大千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成就,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源于其对古法的不懈研习,在许多资深藏家眼中,张大千仿古作品的精彩程度,堪比其晚年的泼彩山水。
在1949年,张大千首次于台北举办展览,以蒋介石为首的许多国府政要,均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参展的89件作品,汇集了张大千各种题材的精品,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而其中的仿古作品,却是凤毛麟角,此幅《李检法定林萧散图》,便是当时展览的第55号作品。
关于《定林萧散图》,张大千曾作过多幅,在其作于1967年一幅同题材作品中,其题曰:“龙眠居士有定林萧散图。盖为王荆文公居金陵定林寺时所作也,此图见著录而墨迹不传,每欲追抚,以目翳而止。近顷目力稍胜,遂想像为此效。龙眠作人物者,以赵沤波、张叔厚为嫡嗣,此图虽未能方驾二公,亦未肯与仇唐作后麈也。丁未春爰。”可见《定林萧散图》并没有现成的图本可供参考,张大千之作多半基于想象,因此在追求古意之外,在构图和人物造型上反而更加自由。
李检法,即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因其官至御史检法,后人多称其为李检法。其好古博学,善人物、山水、鞍马等,时推其为宋画第一人,张大千亦对其作品和成就推崇有加。其所作《定林萧散图》,全名《王安石定林萧散图》,其中定林,乃指方山定林寺,曾是南北朝时期刘勰完成《文心雕龙》的幽居之所,也是“龙学”圣地,在元丰年间,李公麟曾至金陵方山定林寺拜访王安石,二人相谈甚欢,遂做此图,旋即被宋徽宗收入内府所藏。
“每人的笔触天生有其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这是张大千教导学生时常说的话语,而他在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践行的。在张大千40年代之前的仿古作品中,1937年至1938年所作的仿唐、宋、元三代大家十二条屏可以算作代表作,其中笔触虽秀润祥和,极力追求着古人面貌,但仍保持着作者早年的“逸笔”之风。根据《张大千艺术的分期》所云,张大千早年受石涛影响较多,注重于写意技法的训练,故其“逸笔”可谓有源,而后“渐渐地,技法趋于精细,而画风走向工丽,至四、五十岁前后达到他工笔重彩画的极致”。此幅画作乃是张大千于1949年50岁时所作,符合当时作者青绿重彩的风格和艺术追求,与“仿古十二条屏”这样早年的仿古作品相比,其中年仿古作品在更大程度上追求着与古人的神合,可以说,《李检法定林萧散图》,是张大千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全画以青绿设色,群山叠嶂,飞瀑鸣泉,苍松挺拔,树下一高士坦胸赤足,在岩石上静坐沉思,予人解衣盘礴的高士之印象,对岸一童子正抱琴而来。整幅寓动于静,寓静于幽,境界空暝旷远。张大千自从敦煌归来后,又大规模地搜集并临摹古代名作,将在敦煌形成的富丽堂皇的色彩与古人优雅的笔墨结合起来,画风逐渐开始变化,从此作中颇可窥见一斑。
此作款识分为两部分录文,第一部分为:李检法定林萧散图,偶得乾隆内库双丝绢临此,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两方。
由此部分款识可知,此作材质为乾隆时期内府所藏特制双丝细绢。“双丝”,乃是一种特殊的制绢工艺,其成品特点是较其他画绢更为细密,而乾隆内府所出,必是经过严格的制造工艺和筛选程序,又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用来仿古作画,火气全无。
第二部分款识明显有后补痕迹,录文为:葭生仁兄方家正之,己丑(1949年)十月蜀郡张爰时客台北。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画幅右下钤盖鉴藏印“嘉兴于葭生珍藏时贤书画记”。
鉴于这部分款识和鉴藏印中的信息,我们认为,此作并不是张大千为友人所直接创作的,而是成画若干时日后,再送给上款人于葭生的,而在与委托方的交谈中,我们也印证了之前的推断——于先生乃是民国时期政界经济、金融领域要员,曾与蒋经国、陈立夫、戴季陶等国民政府政、军界名流交往密切,在当时,有着很高的社会及政治地位,与唐醉石等文化界名人亦多有交游。时在1949年,张大千的画展于台北举办后,曾轰动一时,政客明贤、各国商贾,纷纷上门求画,大有“踏破铁门槛”之势。张大千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求画者,最终将此作题赠给于葭生先生,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而于先生更是将此作收藏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亦可见其对张大千此作的珍视。
张大千 李检法定林萧散图
绢本设色 立轴
122×5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