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推出李可染王级作品《万山红遍》

发布时间:2012-04-06 新闻
    李可染是二十世纪“金石派”的重要山水画大师,一生致力于“为祖国山河立传”,其作品历来是艺术市场上的焦点,更是广大藏家竞相追捧的对象。六十年代开始,李可染自言进入了“采一炼十”的过程,他从大自然中采集素材,再将它们提炼并表现在皴法、光影、构图和意境之上,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艺术语言。此次时隔五年之后,再度现身拍场的《万山红遍》的创作,正是李可染在衔接传统与大自然之源后,又以乾嘉之后兴起的金石画风,与他在大自然中的最新发现联系在一起,铸造出独树一帜的“李家山水”,攀登艺术高峰的最佳佐证;也是“可贵者胆”、“陈言务去”的最佳实践。该作将再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相信其定能成为保利春拍中的抢眼好戏。
    据著名鉴藏家刘文杰先生考证,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共创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该题材作品也是李可染山水的成名之作。其中较大的有三幅,一幅现藏于北京画院;一幅乃应荣宝斋之邀,为建国十五周年大庆所作,现藏于荣宝斋;第三幅就是此作。据信,李可染在这一期间偶得故宫内府朱砂半斤,用半斤朱砂创作了四幅《万山红遍》,而此幅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是其中尺幅最大,用功最精的作品。
    画上题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此作乃取毛泽东创作于1925年,发表于1957年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为情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据查,艺术市场上《万山红遍》题材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巧合,第一幅作于1962年的《万山红遍》是中国嘉德1999秋拍,此时的艺术市场刚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极其疲软,该作以90万元起拍,最终以407万成交,为低迷的艺术市场注入了一股暖流。另一幅为2000年秋季荣宝拍卖推出的尺寸较小的《万山红遍》(1964年作,75.5×46cm),虽然此时的经济危机余波未平,但此作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惊人的501.6万成交,在此之后,艺术市场迅速复兴,迎来了艺术品拍卖界的另一春天。此次保利拍卖推出的《万山红遍》,尺幅巨大,是嘉德1999年拍出的同一题材作品尺幅的4倍,是荣宝拍出作品尺幅的3倍,是市场上流通的最大的这一题材作品,极为难得。有业内人士笑谈,保利此次推出的《万山红遍》有望成为艺术市场的定海神针,成为新一轮大行情上扬的开始。
 

李可染  万山红遍

估价待询

镜心  设色纸本

1964年

131×84cm

钤印:可染

题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    

出版:1.《世纪可染·纪念李可染诞辰100周年作品集》,第170-171页,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
      2.《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丛书——李可染的艺术》,第123页,吕章申主编,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3月。
      3.《名家翰墨(26)—李可染山水画特集》P47-67,许礼平编,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4.《李可染的世界》P155,万青力著,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5.《中国收藏》〈李可染到底创作了几幅《万山红遍》〉P14-17,刘文杰著,中国商报社主办,2001年2月。

展览:1.《李可染艺术世纪展》台湾历史博物馆,2000年11月3日-12月5日;高雄市立美术馆,2000年12月15日-2001年3月8日。

      2.“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落成展暨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展之李可染艺术展”,2011年3-7月。

 

这幅作品境界较大,可以看到远景崇山峻岭;1962年一幅构图饱满,以红叶密布前景为主。这幅作品画山间瀑布,溪水奔流;1962年一幅画小河弯曲,汇成水塘。本图朱砂点叶的面积较小,但与朱膘、赭石色呼应,红色调中见冷暖对比,层次丰富。1962年一幅,以朱砂色为主,画面浓艳强烈。
由此可见,同是一个题材,可染师每次画都有不同,因此,每一幅画都是一次再创作。
《万山红遍》可染师曾反复画过多次,画面基本格局相同,通幅用大面积的朱砂点染,在色彩表现上是他作品中少见的辉煌灿烂之作。构图博大雄浑,有着纪念碑的份量。画家吴冠中在<魂与胆——李可染绘画的独创性>一文中评论说:我感到《万山红遍》一画透露了作者艺术道路的转折点,像饱吃了十余年草的牛,李可染着重反刍了,他更偏重综合、概括了,他回头来与荆、关、董、巨及范宽们握手较量了!他追求层峦叠嶂的雄伟气势,他追求重量,他开始塑造,他开始建筑!李可染采用光影手法加强远近感,他剪凿山的身段以表现倔强的效果。
可染师六〇年代前期多数作品还是水晕墨章,像《万山红遍》这样的重彩形式是不多见的。
 
                                              ——上文摘自《李可染的世界》2000年第一版,P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