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天纵之才,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列为明季四大家,他出身于苏州的商贾之家,自幼天资聪慧、个性豪放,少有才名,博雅多识,29岁即高中“南京解元”,次年因一桩扑朔迷离的科场舞弊案牵连逮捕入狱,后被罢官为吏,这场变故令其由一位热衷仕途的科举精英转变为放浪形骸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科场案后数年,唐寅绝意功名,游历天下,回到苏州后,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筑“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任逸不羁,颇嗜声色”,实则常借诗书画宣泄胸中郁愤。然而与其他艺术家所不同的是,唐寅的诗书画中,少了其他文人那种悲悯愤懑之情怀,而是多了一份潇洒旷达。
唐寅于绘画,山水人物花鸟兼擅,其山水画早期受沈周指教,中岁以周臣为师,而后以宋人李成、范宽、李唐为宗,广泛学习宋元名家技法,最终形成风格独具的自家风貌,山水深于北宗,却能以北宗之笔写南宗之意,笔墨兼备理趣无穷,能化浑厚为潇洒,易刚劲为柔和,造境高深幽远,秀润超逸,在沈文风格笼罩的明代画坛独树一帜。其人物及花鸟画更是远迈沈文,无论工笔写意均臻化境,流风至今不衰。
唐寅的作品素为鉴赏家所重,书画收藏集大成的清代宫廷典籍《石渠宝笈》共记载唐寅作品129件,如今这些作品绝大部分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1991年11月纽约佳士得曾拍出一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唐寅《春风酒盏图》,以72万美元的高价为台湾林姓收藏家竞得,此后再无《石渠宝笈》著录唐寅作品在艺术品市场出现。2013年春季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终于征集到一件《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唐寅《松崖别业图卷》,因这件作品数百年来首次面世,特撰此文,以冀共同探讨。
唐寅 松崖别业图
设色纸本 手卷
画:32×124cm 跋:32×96cm
估价:RMB 28,000,000-48,000,000
著录:1.《石渠宝笈三编》(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第10册,第1856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2.《清宫陈设档》/東配殿/石渠寳笈三編手卷檔(陳155,道光十四年六月立)
3.《欽定石渠寳笈三編》•第十一函第四冊•延春閣部分(23742,嘉慶二十年)
4.徐邦达著《改定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7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5.福开森、容庚《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第42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6月。说明:清宫旧藏,孙毓汶、王德溥、宋子文递藏。
图一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
正德戊辰唐寅时39岁,正值中年博取众家、转折过渡的阶段,前段显见师法李唐(参见图一,台北故宫藏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周东村,山石多小斧劈皴,未离南宋藩篱,但绝无画家习气,后段山水貌近沈周,人物则涉意轻率,以枯墨作白描法,显然在有意追踪文人画法,求古雅而去工致。整幅画面于沉厚之中别饶气韵,前实后虚,苍老而兼秀润,密实而兼松动,毫无尘俗之态,唯见书卷气质。唐寅题识书法以行楷写就,圆婉清秀,颇有赵孟頫的书法意韵。
图二 唐寅《山水卷》
本卷图中人物、屋宇、山石,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山水卷》(见图二)开卷构图几乎一致,树的出枝点叶、山石,都很朴质直率。山石的皴法,用很整齐的“排砍”画法画出,烘染得体,与李唐、周臣十分接近,此图与唐寅的《草堂话旧图》(见图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构图亦十分相似,同样是画松树二株,从岩石上纠缠盘结地生长,画法是用浓而较湿的墨钩砍,构图式样十分近似周臣的《山斋客至图》(见图四,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绘画全集》明2,第218页。)及周臣的《怡竹图》(见图五,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绘画全集》明2,第221页)。图左江山开阔,一片江南云雾之中,纸上留下大片的空白,这种构图与沈周异常接近。通观全图,比沈周精细,但用笔又比周臣含蓄,正是唐寅介于沈石田、周东村之间的一种画法。此图前以周臣画法开卷,后以沈周笔法结尾,此画法有明一代仅唐寅一人能为。
图三 唐寅《草堂话旧图》 图四 周臣《山斋客至图》 图五 周臣《怡竹图》
成熟的画家通常都会在艺术创作中逐渐形成一些定式或习惯,唐寅也不例外,在他的传世山水手卷,尤其是他精心创作的“别号图”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特点,比如著名的《贞寿堂图》、《款鹤图》、《守耕图》、《事茗图》、《桐山图》、《毅庵图》、《悟阳子养性图》等,这些作品在构图形式、造型及笔墨均与《松崖别业图卷》相类似,甚至它们的尺寸也极其相近,大约一尺高,三至四尺长。
唐寅此卷,与他传世四件在37岁至40岁时的作品比较,风格一致,画法相似,亦可资比对,即:
图六 看泉听风图 图七 抱琴归去图 图八 松溪独钓图 图九 观瀑图
《看泉听风图》(见《唐六如画集》)(见图六);《抱琴归去图》(亦见《唐六如画集》)(见图七);《松溪独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见图八);《观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见图九)。
卷首题大字的李东阳及卷后题诗的杨一清存世手迹均有相当数量,是开门见山的真迹无疑,其中杨一清的题诗《石渠宝笈三编》唐寅《松崖别业》条目有注云:“是诗原本重押年字韵”,但翻检杨一清的《石淙诗稿》并未记载此卷后所题诗,石渠之注从何而来,尚待详考。另一题诗者徐贞良,难以找到墨迹比对,但其题字书法自然流畅,点划潇洒出尘,是典型明中期书法的格调,不输名家,正因徐氏声名不显,更是确定无疑的真迹。
古代书画收藏讲求流传有序,尤其像唐寅这样的著名画家,因其画迹素来为人所重,明辩其流传过程亦十分重要。此卷入藏清宫前藏所失记,《石渠宝笈三编》成书时始见记载,本幅上有清宫收藏印“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六方。据《石渠宝笈三编》可知此卷一直保存于清宫延春阁,延春阁位于建福宫花园,建于乾隆五年,外观两层,实为三层,因底层隔断极多,入者往往难辨方向,俗称“迷楼”,原本是帝后、妃嫔休憩的场所,后被乾隆皇帝用来存放各类珍宝书画。《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是皇家的收藏,因数量巨大,分置于不同场所,但均有专人管理,账册登记亦十分严格,所谓“一如侯门深似海”,相信很多藏品虽然得到妥善保管,但大量作品数十上百年无人过目。查清宫陈设档——东配殿(道光十四年六月立)(见图十、图十一、图十二)可知道光皇帝曾下旨从延春阁调走作品观赏,其中有司马光《拜左仆射告身真迹卷》及唐寅《松崖别业图卷》,道光皇帝是清代皇帝中执政最为勤勉努力的一位,有关他赏玩书画的记载极少,由此足以证明唐寅《松崖别业图卷》是深受道光帝欣赏及看重的。
1895年或经慈禧皇太后赏赐,唐寅《松崖别业图卷》归于孙毓汶(4)所藏。孙氏极为珍视,在卷内钤盖了九方印章,依次为:“乙未”、“归于遲盦”、“遲盦秘笈”、“莱山长寿”、 “遲盦藏真”、“莱山真赏”、“汶”、“半禅室”、 “遲盦永宝”。孙毓汶请收藏鉴赏家国子监祭酒王懿荣(5)观此画时,王懿荣题写跋语云:“著墨如宋印本书,设色是泰西油画,六如居士年三十九岁时所作,正中年肆力之际。光绪乙未(1895年)十二月,懿荣审定。遲盦八丈太夫子清閟库中,神品上上。”下钤“王懿荣”白文方印。
孙毓汶是晚清朝廷的重臣,乾隆时体仁阁大学士孙玉庭之孙,户部尚书孙瑞珍之子,孙家是世代为官的望族。孙毓汶颇受慈禧赏识,屡屡受赐清宫藏画,且其精于鉴赏,不遗余力搜求前人名迹,所藏多铭心绝品,钱选名作《浮玉山居图卷》、倪瓒《水竹居图》、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都曾是他的藏品,所蓄明清书画数量众多,依孙氏后人捐献国家及拍卖市场所见孙毓汶旧藏作品审看,孙毓汶所藏书画有几个特点,第一:伪迹极少;第二:品相均完美无缺;第三:所藏书画以手卷、册页为多;第四:喜钤盖印章,依藏品质量高低,钤印数量亦有多寡之别。
此卷最后题跋的王懿荣与孙毓汶既同朝为官,又有鉴赏书画的共同爱好,虽年岁略小于孙氏,却被孙毓汶引为知音,每有重要书画入藏,多请王氏为之品题,同是1895年七月宗室盛昱因嫁女治奁,出画易资,将恽寿平《仿古山水册》(中国嘉德2007年春季拍卖1217号)价让孙毓汶,八月孙氏就请王懿荣题记,由唐、恽两件即可知孙、王彼时往来之密切,1895年孙毓汶已离任军机处,赋闲在家,可以想象与知音同好赏鉴品题书画已经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孙毓汶于1899年离世,一生所藏虽大部为家属留存,亦有少量藏品因故释出,浙江仁和(今杭州地区)王绍延获其中钱选《浮玉山居图卷》、汤叔雅《罗浮香梦图轴》及唐寅《松崖别业图卷》等多种,此三件均钤“王氏宝日轩书画记”、“仁和王绍延考藏书画”为证,他是本卷的第三位收藏者。颇为巧合的是,本次北京保利春拍古代书画中另有一件程正揆《山水卷》也是经孙毓汶、王绍延先后递藏的。
唐寅《松崖别业图卷》有后配的外盒,盒上有题刻:“唐六如《松崖别业图》。六如居士尝言: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观此卷,工写并至,极如楷如草之妙,乐庵得之,洵为铭心绝品。辛酉(1921年)元宵存道”(见图十三)。可知此文字是高存道(6)应“乐庵”之属代为题记,“乐庵”复请武进著名竹刻大师张楫如制作木盒并依高字题刻。“乐庵”是晚清民国时期浙江南浔著名藏书家蒋汝藻(7)的字号,他是本卷的第四位收藏者,因蒋氏不喜在所藏书画上钤盖印鉴,所以卷内并无他的收藏印记,所幸有外盒存留,可以得知此卷曾是传书堂的旧藏。
此件唐寅《松崖别业图卷》前隔水处有“宋子文鉴定书画精品”印章,可以确证它的第五位收藏者便是近代中国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宋子文,宋子文是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8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1949年1月去香港,随后侨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病逝于美国旧金山,一生保持中国国籍。宋子文是国民党内部的务实开明派,比较西化,对建立近代中国较完整意义上的财政金融制度,对遏止日本对华侵略、寻求国际援助、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子文辞世后,其家属将宋氏档案陆续捐给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近年随着这些档案的开放,近代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宋子文在民国时期的历史作用有了更加积极的客观评价。宋氏家族历来珍爱艺术,各类收藏品既富且精,这件唐寅《松崖别业图卷》宋子文直接得自蒋汝藻或蒋祖怡(8)的可能性都存在,已无法确知。此番北京保利拍卖征集到宋氏收藏的首件面世重要藏品,深以为荣,相信也必会引起众多书画鉴赏家的高度关注。
注释:
1.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广陵人。明朝诗人、书法家、政治家。英宗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编修。弘治八年(1495),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累迁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刘健、谢迁并称贤相,为朝廷重臣。
2.徐贞良:《石渠宝笈》谨案:徐贞良,武进人,嘉靖癸巳(1533年)岁贡,见《常州府志》。
3.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 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4.孙毓汶(1833-1899),字莱山(亦作来杉),山东济州人,户部尚书孙瑞珍之子。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授编修。光绪十年(1884)入直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后迁刑部尚书,旋调兵部,赠太子少保,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
5.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于1899年首先发现甲骨刻辞,并断为是古代文字,是我国第一代甲骨学家。
6.高存道(1876—1960),原名维年,名时丰,字鱼占、存道,号茀亭。清末秀才,书法四体皆能, 擅山水、花卉,师法古人而融化己意,劲厚有韵。
7. 蒋汝藻(1877—1954),字孟苹,号乐庵,吴兴(今湖州)南浔人。祖父蒋维培、叔公蒋季卿、父亲蒋书箴在藏书方面均有名声。幼承家学,能鉴别古书真伪。和曹元忠、沈曾植、王国维、张元济、傅增湘、罗振玉等名家相往来,遍览诸多藏书家藏书。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宁波范氏、杭州汪氏、泰州刘氏、泾县洪氏、贵阳陈氏等故家遗藏散出,多为蒋汝藻所购藏。对祖辈家藏散出之遗书搜购更力,凡有茹古精舍、求是斋旧籍、图记都以高价收购。建藏书楼为“传书堂”。又因得到宋椠本《草窗韵语》,遂命名其藏书楼谓“密韵楼”,与陆心源皕宋楼、刘承干嘉业堂、张钧衡适园,被称为吴兴四大藏书楼。
8.蒋祖诒,字谷孙,浙江吴兴人,室名“思适斋”。蒋汝藻子,素喜藏书,通鉴别,子承父业,所藏多是非凡之品。1949年移居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1974年去世後,所藏书画古籍等珍贵文物颇多流散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