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香港的古代综述

发布时间:2014-03-28 新闻

  冬去春来,经过几个月全球征集,2014年保利香港春拍的古代书画专场,以对拍品更为严格挑选的态度,勤奋进取的拼搏精神,对客户负责的服务意识,甄选出175件古代书画精品,希望能够得到新老客户朋友们的支持。本季古代书画专场以明清文人书画作品为主打,倡导有品位、有深度的艺术交流。除书画作品外,还初次增设了“早期绝版古画图书”板块,搜集了20余部经典难寻且低于市场价的古代书画着录书籍、图册,以供书画爱好者学习参考之用。
   此次拍卖的重点拍品有:以清代皇六子永瑢携钱维城、钱维乔、张洽、董诰、方琮合作的长篇巨制--《无声联唱》书画卷上下卷;乾隆帝题引首、董邦达、李世倬、张洽为汪由敦画,时众名流大臣题跋之《松泉图》长卷。徐骧为乾隆朝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之子蒋小榭、陈孚恩、庆保、张维屏等人跋《小红雪楼图卷》,沈周《澄江闲坐图》,董其昌行书《后赤壁赋集词》,常莹《溪山幽居》,杨文骢《为周亮工所作山水》,项圣谟山水卷《桃园梦图》,张复《松月清泉》,王问《巽泉图》,王原祁《仿黄子久春岫涵云图》,华嵒《仿马远山水图》,郑板桥《竹石图》对屏等等。
  清代文人诗文书画唱咏专题,由皇六子永瑢携当世九位名臣画家仿明贤十人联景《米山图》上下卷,所做的一部山水长卷。其作于乾隆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772年-1773年)期间(此时永瑢已任四库全书馆总裁),由后任四库馆总阅官的李汪度题引首: “无声联唱”。余九位清代名贤臣画家同台竞技,有董诰、钱维城、钱维乔、张洽、王宸、毛上炱、方琮、董椿、朱文震、等。卷后汪廷屿题咏,永瑢再题。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河南道兼江南道监查御史,翰林院编修李思庆再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祁寯藻再跋。此卷所做山水章法浑成,意境精辟,结构完密。虽众人合璧,却又浑若天成。观此卷如入武夷九曲溪,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可谓曲曲含异趣。原明代绘本有张宏、陈裸、刘振之、朱士瑛、浦融等合作于崇祯二年(1629年)。被叶氏珍藏后,永瑢费千金购入并珍藏于诒晋斋。永瑢后作仿大痴法作山水一角,又力邀九位清贤共临写。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祁寯藻奉使兰州时在甘凉道李季云处得见此卷题咏并传承至今,实为难能可贵。

皇六子等十家 仿米云山联景《无声联唱》上下卷
  设色纸本 手卷
  前跋:33×200cm
  画:33×956cm
  跋:32×190cm
  画:32×1291cm
  后跋:33×98cm (13×38 5/8 in.)
  HK$ 8,000,000-12,000,000
  US$ 1,025,600-1,538,500

 

  由乾隆帝题引首,董邦达、李世倬分别以水墨绘制松泉图二幅,张洽补景的汪由敦像----《松泉图》长卷。汪由敦为乾隆时期重臣,官至吏部尚书。入值军机处时,其传写圣谕,快而准确,“入承旨,耳受心识,出即传写,不遗一字”,深得信宠。平定大小金川,乾隆廷谕均出自汪由敦之手笔。乾隆帝亲自御题“松泉”二字为其引首,也说明其对汪由敦重视尤佳。本卷第一部分为董邦达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绘苍松清泉之景,董邦达的山水得益于董其昌,其山水布景曲折而紧凑,用笔苍茫劲厉,构图疏密有致,全幅以水墨精心绘制而成,体现作者对汪由敦品格高逸的敬佩之情。李世倬于清初诸家中画法中别有蹊径,其画作部分亦作松泉构图,以应唱和。稀松空旷,清雅飘渺。具有一种绵密高旷韵态。同一题材由两位能手同台竞技,即和谐统一,又彰显了董、李二人各自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文人画创作水平。在其后一段,正是汪由敦的写真肖像,只见其安详端坐在松泉清溪之前。人物表情从容悠然,与松泉溪流之景浑然一体。其人物开脸画法采用没骨法,先用淡墨勾勒出五官及轮廓,再以淡墨和淡赭石按面部结层层渲染。凸显主旨,使人物形象更加传神。汪身后为张洽设色松泉景色。画卷的后段,有大学士嵇璜、工部尚书周元理、吏部尚书蔡新、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英廉、刑部侍郎王昶、东阁大学士王杰、户部尚书黄钺、工部侍郎程恩泽、兵部尚书费淳、两淮盐运使朱文翰、民国藏书家李国松、收藏家刘慎诒、国学大师李祥等人题咏。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为当朝国之栋梁,位居权臣。所题内容为赞扬汪由敦品格高尚,忠君爱国等溢美之词。 

 

乾隆题引首,董邦达、李世倬、张洽画《松泉图》(汪由敦像)
  设色纸本 手卷
  引首:25×30cm
  画:26×147cm
    18×78cm
    49×155cm
  跋:49×470cm
  HK$ 12,000,000-15,000,000
  US$ 1,538,500-1,923,000

 

  徐骧画、陈孚恩、庆保、张维屏等人跋《小红雪楼图卷》,“别号图”盛行于明代中期,其表达文人士大夫对林泉生活的向往之情,徐骧《小红雪楼图》,写为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的蒋士铨之子蒋小榭之斋号图,蒋士铨斋号为红雪楼,所以小榭斋号为小红雪楼。此卷画法简淡率真,境界阔大,其后有吴嵩果、志伊、汪端光、张其禄、欧阳绍洛、姜城、吴兰修、庆保、聂铣敏、仪吉、李宗瀚、黄中模、王赓言、张维屏、赵敬襄、许乃济、刘彬华、李云、张葆采等八十人题跋,实为难得。

 

徐骧画 吴荣光、陈孚恩、庆保、张维屏等人跋 小红雪楼图卷
设色纸本手卷
引首:34×109cm
画:34×86cm
跋:34×1790cm
HK$ 1,600,000-2,000,000
US$ 205,100-256,400

 

  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沈周既为吴门画派的主要代表。沈周淡于仕进,属于诗、书、画三绝的当地名士。其主要继承宋元文人画传统,兼能几种画科,但主要以山水画见长,作品多描写江南风景和文人生活,抒写宁静幽雅的情怀,注重笔情墨趣,讲究诗书画的有机结合。
  沈周《澄江闲坐图》,图中远山飘渺,岩平坡缓,用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潇散闲适的画面,充分体现了文人情怀,抒写了作者的淡雅的情怀。画幅左下角钤有“梅景书屋秘籍”、“吴万宝藏”二印,可知此作曾为海上著名书画家、鉴定家吴湖帆旧藏。

 

沈周(1427-1509) 澄江闲坐图 
  设色纸本 立轴 
  86×37cm
  HK$ 300,000-500,000
  US$ 38,500-64,100

 

  张复是吴派画家钱毂的学生,而钱又是文征明的入室弟子。可知其为文征明的第三代传人。王世贞认为吴门画派的后进到了隆庆、万历年间没有人与其比拟。
此作《松月清泉》,用笔谨慎,施法于沈周早期风格,仍落落乎有浩然之气。是作写于万历己酉(1609年),时作者六十五岁,为晚年笔也。此图经由清代收藏家朱逢泰、民国尹伯韩等人递藏。

 

王问(1497-1576) 巽泉图 
  水墨绢本 手卷
  引首:26×96cm
  画:26×103cm
  跋:26×39cm  
  HK$ 300,000-600,000
  US$ 38,500-76,900

 

    王问《巽泉图》,本作品山石树木皆宗浙派,笔势纵横超逸,山似卷云,水如明镜,其跃然纸上的是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桃源之地。此图应为王问归隐时的用心之作。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此作《后赤壁赋集词》行书卷为汪向叔所藏,张廷济题引首,吴湖帆、马衡、黄葆戉题跋,纵观此作恰体现出其晚年书法的特点,即在章法结体,笔与笔的关系上更讲求“似敬反正”、“大小错落”、“长短欹正”的相生相克。而且通篇有着和谐自由的节奏韵律感。为市场少见的董书精品。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后赤壁赋
  水墨绫本 手卷 
  引首:26.5×105cm
  画:26.5×286cm
  跋:26.5×107cm
  HK$ 3,000,000-3,200,000
  US$ 384,600-410,300

  松江派为明末山水画派之一,其中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为其重要支流。
释常莹画风近似于赵左画风,故董其昌请其代笔。此幅山水气韵直逼元人,古雅淡泊,浑然天成。其传世作品极少,此件是为难得的一件佳作。他在晚明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笔,不可忽视。

 

 

常莹(明) 溪山幽居
 水墨纸本 立轴
 100×32cm
 HK$ 300,000-500,000
US$ 38,500-64,100

 

  明代晚期是吴门画派最兴盛的时期,他们重视继承古代人的笔墨传统,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各自的美学追求,从而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的笔墨技巧和表现手法,对后来画坛有很大影响。涌现出一批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优秀画家,杨文聪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杨文骢兼具枯笔、秀润两种风貌。此作《为周亮工所作山水》,是图写赠于栎园老翁(即周亮工),是图多用干笔皴擦,意境萧疏,气息高古,雅致可人。如董其昌评其山水: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其遗墨传世甚少,此作作于崇祯壬午(1642年),杨文聪四十七岁,与故宫所藏《仙人村坞图》为同年所做,过二年为“甲申之变”,又二年,龙友遇难。
  明代未年,与“松江派”对峙活跃在浙江地区的“浙派”殿军蓝瑛,出入于宋元各家山水、花卉、面貌苍秀,世称“武林派”。 在明末清初的江浙一带产生了极大影响,吴达便是其中的追随者之一,只是历经数百年,传世作品稀少,不鲜为人知罢了。
  此幅《仿古山水》册分别拟李昭道、关仝、董源、范宽、郭熙、李公麟、李唐、赵伯驹八家笔意作设色山水八开,林木清秀,人物生动,楼台精整,丘壑多变。时而青绿敷色,时而浅绛烘染,用笔健朗,设色明丽,一册之中汇集仿唐、五代、两宋八家山水,在模仿时并不亦步亦趋古人面貌,而师古能化,化古为我,组织眼前景致与胸中丘壑,结合前人经典范式,再造我心中的自然,我用我法,不为法缚,与其说是临仿,不如说是对前人风格范式进行臆造性的再创造。体现了作者艺术风格的多面性与精巧熟练的绘画技能。
  吴达与陈洪绶都师事于蓝瑛,关于陈洪绶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厚的成果,对吴达的记载却只言片语,如:“受业于蓝瑛,一变其习,喜作荷叶皴,气骨清雄。尝于郡中城隍庙壁画千岩、万壑二图,宽二丈余,为越城名迹。”数百年以来,有多少璀璨的明珠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抹去这些尘埃,阐微表幽,还给这些艺术家本该具有的历史地位。黄宾虹先生说:“画史必须重评”,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吴达便是这样一位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的艺术家。
  此作经张青莲博士收藏,张青莲曾任辅仁、清华、北大等大学教授,在科研工作中有着卓越的贡献。

 

吴达(清) 仿古山水册 
设色绢本 镜片 八开(选四)
28×22cm×8
HK$ 450,000-650,000
US$ 102,600-128,200

 

  项圣谟,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其山水画没有专门和直接的师承,而只是广泛地领略古人,师法造化,加上其个人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的修养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画风,既不同于当时势力最大的华亭画派,也不同于他所居住地区的浙派,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独树一帜,时有“嘉兴派”之称。
  项圣谟山水卷《桃园梦图》,构思巧妙,设色用笔绚烂精致,卷中作者以较粗重的墨线勾勒轮廓,岩壑肌理结构碎笔干皴,雨点、小披麻、解索多皴并用,苍遒老辣,笔简意完,稍染赭石花青,秀润有致。卷末朱茂昉以恭楷誊录《桃花源记》一文。朱茂昉:字子葆,明末太学生,朱彝尊从叔父。后又归常熟翁氏,翁氏以藏书画图籍名闻于世,此卷经藏者翁鼎臣、翁之喜递藏。《桃园梦图》卷正是一件荟萃众美的稀有佳作。

 

项圣谟(1597-1658) 桃源梦
设色纸本 手卷 
画:28×107cm
跋:28×78cm
HK$ 3,800,000-4,200,000
US$ 487,200-538,500

 

  陈嘉言《百灵图》,是图用笔畅达老练,将清刚方硬、水墨淋漓的随意书写一变为松秀细致的小笔触,尤以柏树、立石的勾、染、皴、擦,柏叶、喜鹊的点缀等见其收放自如的笔致,使充满内涵的“不求形似”的文人画达到了历史的高度。

 

陈嘉言(1599-1678) 百灵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12×38.5cm
HK$ 300,000-500,000
US$ 38,500-64,100

 

  自顺治至康熙初年。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
  王原祁作《仿黄子久春岫涵云图》,依款识所云其作于康熙戊子(1708年),麓台司农于畅春喜庐连日赏画,兴之所致,快然成图。时麓台六十七岁,为其暮年笔也。秦祖永言王原祁作画“晚年苍浑”,有“熟而后生”之意味。斯图钤有“御书画图留与人看”印章,为麓台入值南书房之时,康熙皇帝经常要凭几观赏王原祁作画,深得嘉赏,亲笔题“画图留与人看”,王原祁深感皇恩,特刻此印章钤于得意之作。是图为王季迁先生故物。

 

王原祁 仿黄子久春岫涵云 
设色纸本 立轴 
101.5×56cm 
HK$ 3,200,000-3,500,000
US$ 410,300-448,700

 

  清代中期,南方商业城市扬州,富商聚集,人文荟萃,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各地画家亦纷至沓来,卖画献艺,扬州八怪就是其间最著名的一批画家。“八怪”并不限于8个人,而是代表了艺术个性鲜明、风格怪异的一批画家。他们接过石涛、朱耷的旗帜,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性灵,作品多写梅、兰、竹、石,善用泼墨写意,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感情,形式也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在画坛上独树一帜,富有新意。
  华嵒作《仿马远山水图》,此幅画构图以马远边角取势,山石用小斧劈皴,画松意用折枝笔法,然华嵒临其意而非其形,参透马远笔墨,以此造境,写心传神。整幅画面疏朗别致,笔墨经营有道。此作绢本色泽较深,配以墨色作画,尤得文人趣味。民国时期,此作流入日本,为日本著名藏家村上与四郎所藏,本作曾被多次着录与出版。

 

华嵒(1682-1756) 仿马远山水图 
水墨绢本 立轴 
150×77cm
HK$ 3,800,000-4,500,000
US$ 487,200-576,900

 

  郑板桥《竹石图》对屏,石之峭劲凌厉,竹之清癯雅脱,既苍劲严整,又秀逸灵动,予人立根岩壑、迎风挺立之感,一如其诗:“画石存岳意,画竹引清风。” 张洽《寿石清音》,笔墨简洁,用意最微,运其神气于人所不见之地,尤为惨淡,此惟悬能解之。此为晚年佳笔。此幅经由著名收藏大家庄眉叔、王同愈递藏。

 

郑板桥(1693-1765) 竹石图对屏 
水墨纸本 立轴 
166×43cm×2
HK$ 3,800,000-4,000,000
US$ 487,200-512,800

 

  清代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年间,随着全国统一,政权巩固,皇室除了罗致一些专业画手供奉内廷外,还以变相的形式笼络一些文人画家为其服务。宫内除了设立如意馆等机构以安置御用画家外,还用入值“南书房”的形式,以延纳学士、朝官身份的画家。
  冷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增修胶志》中曾记载:冷枚“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
  此作《百子图》卷,用笔设色均工致严谨,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亦为首次见诸于市场。

 

冷枚(1669-1742) 百子图卷 
设色绫本 手卷 
引首:39×95cm
画心:39×199cm 
题跋:39×60cm
HK$ 2,800,000-3,000,000
US$ 359,000-384,600

 

  永瑢所绘《青绿山水册》(上下),为孙毓汶旧藏,孙毓汶(1833-1899),字莱山,号迟庵,山东济州人,尚书瑞珍子。咸丰六年(1856),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其装帧形式为孙毓汶家特有的形式,作品清爽雅致,是为永瑢的精品之作。

 

 

永瑢(1743-1790) 青绿山水册
设色纸本 册页 
20×11cm×20
HK$ 1,600,000-2,600,000
US$ 205,100-333,300

 

  本场所设的红金扇面专场“李鸿球藏扇”和“小万柳堂藏扇”两个专题。李鸿球富收藏,曾藏《石渠宝笈》著录董其昌作品二十余件,本专题拍品有恽寿平、董邦达、钱谷、王言、包燮、叔昌、夏时等人作品;小万柳堂藏扇主要涉及陈洪绶、沈周、金农、华嵒等名家巨迹,其中沈周《行书自作诗》,宫本昂,廉泉、吴芝瑛夫妇递藏,并着录于小万柳堂之《名家扇画集》,并为此集唯一一件沈周书法作品。其线条锋利铦锐,遒劲奇崛,结构跌宕开阖,中宫收紧而四维开张,所谓“长撇大捺”,尽显金戈铁马之态也。

 

沈周(1427-1509) 行书诗扇
水墨金笺 镜片 
19×52cm
HK$ 1,200,000-1,500,000
US$ 153,800-192,300

 

  另外,值得一提的另有经庞莱臣、吴云、马曰璐递藏陈洪绶《玉蕊含香》扇面,本幅充分显示了陈洪绶一贯“高古奇骇”的艺术风格,其善于把自然物象的形态和内在性格,大胆的加以提炼和夸张,表现出充沛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殊为少见。

 

陈洪绶(1599-1652) 玉蕊含香 
水墨金笺 镜片
20×50cm
HK$ 1,800,000-2,000,000
US$ 230,800-256,400

 

  吴彬《苍岩古寺》,构图奇绝,用笔高古,不同凡响,为其用心力作。本作作于万历乙卯(1615年),与藏于日本东京《溪山绝尘图》、身价一亿七千万元之《十八应真图卷》出于同一年。可以想见,这一时期为吴彬创作的盛期。是图经光绪年间藏家吴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递藏。

 

吴彬(明) 秋岭新晴 
水墨金笺 镜片 
21×52cm
HK$ 800,000-1,000,000
US$ 102,600-128,200

 

     明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朱明王朝为安抚天下、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网罗文人,特设“中书舍人”,一些文士因善书而成为朝廷所用的书法家。明朝历代帝王重视书法,朝野尊崇法帖,因而帖学盛行,成为元代书风的延续。明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上有所不足,意欲创新又无法摆脱赵孟烦书风的笼罩。“台阁体”的流行和冲击,使得明初书坛较为沉闷,直到明朝中叶前后的成化、弘治时期,台阁书治已渐渐走向穷途末路,变得毫无生命力;书法家们也认识到台阁体的危害,转而师法晋唐,以畅情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逐渐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主流,书坛重现了几许亮色。清代嘉庆、道光以前乃沿袭元明风规,书坛为帖学所垄断,主要以靠帖学起家的董、赵为宗法对象,疏淡之气、丰圆之风先后一统书坛。嘉庆、道光以后由于碑学的兴起,一方面导致了篆隶的再度复兴,另一方面导致千百年来以二王为主的帖学系统统治地位的丧失。碑学的兴起,几可替代帖学,使审美风尚由风流蕴藉、典雅中和转向了粗犷豪放,雄强质朴。使清代书法在篆、隶、北碑书体上超然不群,终而成就了一代书风。
  刘墉《行书录摘瓜图诗文》,为宫本昂旧藏,此幅为刘氏晚年书作,其丰润的点画,看似率意松散的结字,营造出静谧雍容的美感。“石庵书初从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古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本朝书法当以王文安、刘文清为最,王尤依傍古人,刘则厚而能脱,入乎古人而出乎古人。”又“文清书本从松雪入,灵峭异常,而误于《淳化阁帖》。”
  刘墉受时风影响从赵字入手,而后专意于阁帖,精心研习,故能“雄深雅健,冠冕一代”(杨守敬语)。本幅书作录《画史会要》(明 陶宗仪、朱谋垔撰)一则与《咏黄精》七绝一首,书于癸丑六月(1793),时年七十四岁,就在前一年八月(1792)充顺天乡试正考官,调任吏部尚书。这是刘墉晚年书作,他在遍临诸家,含英咀华的基础上,将古人的笔法字法烂熟于胸中,好似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处皆成妙趣味,孙虔礼“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言,信不虚也。他能把优游养性的翰墨余事与朝廷重臣所具有的儒雅气质结合在一起,使书法真正成为表露人格、寄托性情的最佳方式。其润厚丰腴的点画,看似率意松散的结字和浓淡相间的墨色,营造出静谧雍容机慵怠落拓的美感。善以硬毫浓墨书于蜡笺之上,肥而不臃,浓而不滞。在雄强沉厚处尚不乏精微之致,笔毫的转折处,提按纤处毫毕现。

 

刘墉(1719-1804) 行书录摘瓜图诗文
水墨手绘笺本 立轴 
132×61cm
HK$ 800,000-1,200,000
US$ 103,000-153,800

 

  王文治《行书潘莲巢诗》,录潘恭寿诗句,他对潘恭寿的提携与指受传为美谈,“潘画王题”常被时人喻为珠联璧合之作,备受重视。
  晚年的王文治生活颇为凄“雨洗竹筠净,顿令庭院深。新凉透帘幙,微润上床琴。偶捡无生论,因叅不染心。淆讹谁荐取,引领望知音。”此诗收录于王文治《梦楼诗集》,诗名曰:“《雨后坐快雨堂迟莲巢不至》”(见《梦楼诗集》卷十五《无余阁集》上)。可见,此诗是王文治于雨后的快雪堂等待好友潘恭寿,潘未至,因而“引领望知音”,作此五律以抒感怀。《梦楼诗集》所录与墨迹相比有两处小异,“雨洗竹筠净”墨迹作“静”,为雨把竹皮洗净之意,显然诗集所录“净”字更符合文意。诗名“雨后坐快雪堂迟莲巢不至”墨迹作“雨后坐快雪堂迟莲巢作”诗集所录信息更完备。一般而言诗集所录更真实可靠,究其原因,诗集的定稿是要经过反复敲定与校正的。
  书家书写自作诗往往不假思索,随手拈来,信笔而成,时有误书之处,往往与诗集所载不类,有稍许出入之处,这是常识。自作诗常会出于有意或无意改动或误书一字或数字,更有甚者,书到神融笔畅之际,不受范本所囿,改动古人诗句,这可在唐寅的作品中时常得到印证。或是到诗集付梓前细心斟酌后有意改动的。此作用笔挥洒,纵横恣肆,骨力苍遒,气格清健,神气完足,洵为晚年合作,又与潘莲巢结一翰墨缘,尤可珍视。

 

王文治(1730-1802) 行书潘莲巢诗
水墨纸本 立轴 
136×58cm
HK$ 400,000-450,000
US$ 51,300-57,700

 

  张问陶《行书读华严经毕诗》,此幅《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着录,并为唐仰杜旧藏,阮元《行书樨盫句》,钮树玉《隶书谢康乐诗》,成青王《楷书文记》等等。

 

阮元(1764-1849) 行书樨盫句
水墨纸本 立轴 
129×30cm
HK$ 160,000-200,000
US$ 20,500-25,600

 

张问陶(1764-1814)  行书读华严经毕诗
水墨纸本 立轴 
114×30cm
HK$ 180,000-220,000
US$ 23,100-28,200

 

  此场还增设了绝版图书拍卖,资料的稀缺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研究机会,秉承学习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这正是一次难得的资源。

 

限量300册 张葱玉《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全套13册
HK$ 30,000-32,000
US$ 3,800-4,100

  因此,本场拍卖依然以文化交流为目的、以文人书画作品为媒介,在保利香港拍卖这个平台上,请各位藏家继续一如既往的相信我们、支持我们。在即将迎来的此次春季拍卖会中,各位人士定会不虚此行,在这里会有着意外的收获和惊喜等待着你们的到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