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融 和而不同(节选)
骆奕同
1993 年,我只身去北非游历了两个多月,这几个国家除了沙漠、骆驼、清真寺,就是我追踪已久的古罗马遗址。当我一个人徘徊在高敞的市政大厦、宏伟的庙堂、鳞次节比的民居以及庞大的古剧场时,可感受到古罗马统治者当时不可一世的强悍与骄傲。而此刻这里就好像一个超级大刑场,留下了一具具无首矗立的尸身…… 令我想起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迥不见人。”这是对残暴的侵略者的惩罚吗?唯有这一座座古建筑的静默无语是最好的见证。
多年来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如何将中国画在世界画坛立足和发扬的困惑,在旅行中由一个朦胧的雏形而日渐清晰。闭门作画,把多年的熏习、日积月累,以自己的方式,将中国画传统的功底,以西方的视角及对人生的感悟,一起融入在我的作品中。通过《古剧场》,我找到了寻求中西文化共通点的视角,以“神与人之沟通”为主旨,将地理、文化、宗教等种种隔阂通过我的理解、溶化、提炼和升华,而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技法、画理及哲理上融汇中西的画作。我的困惑终于有了解答,这一切有赖于大自然所赐,有赖于祖师先辈们的精神遗产所赐!当文化高度发达时亦有相通之点,从中国红山文化,希腊迈锡尼遗址,到北京天、地、日、月、先农等祭坛的出现,地中海、爱琴海沿岸古剧场的存在无不一 一证明。
古剧场是爱琴文明的代表,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标志,通过歌剧、喜剧、悲剧的形式表达人的感受,并感谢神的赐予,寄托对神的期望。古剧场既是人聚会之场,也是人与神沟通之场。中华文化的祭坛也有相似的功用,如位于历代皇都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它们在古代是神圣的帝王祭天、地、日、月、先农及祈谷、祈雨和举行耕藉典礼的场所。将中国祭坛、爱琴古剧场相比较:如天池之乐池,如经纬之通道;乐池分左右,如天池之分阴阳;有门、有穴,如八卦之排列;层层大理石观众席,如重阶而上的汉白玉台阶;细节虽代表两种文化将自己所观察感受到的实景,主观地取舍再现,“贴近自然,而不抄袭自然”。挥洒泼墨,黑、白,干、湿,粗、细,大胆对比,“致广大”之能事,是谓阳刚;工具上选用生宣、羊毫,水墨之洇晕,色彩之协调,却有阴柔;淋漓中,至黑处,又有丝丝飞白,刻画入微,是“尽精微”的表现。实处坚实,实中有虚,幅幅见情、理交融与和谐,平衡与互补,充分体现中国人的美学观念。
古剧场系列V之01
68X68cm 1994
古剧场系列V之02
68X68cm 1994
古剧场系列V之05
68X68cm 1994
古剧场系列V之06
68X68cm 1993
古剧场系列V之07
68X68cm 1994
古剧场系列V之08
68X68cm 1993
古剧场系列V之09
68X68cm 1993
古剧场系列V之10
68X68cm 1993
古剧场系列V之11
68X68cm 1993
古剧场系列V之12
68X68cm 1993
骆奕同
承父骆拓(徐悲鸿义子)家训, 并得吴作人、萧淑芳、李瑞年等名师亲授。于北京、温哥华、多伦多及佛罗伦萨等地艺术学府习画 。作品屡获奖。
1992 年 ,赢得多伦多大学艺术公开赛首奖;受邀参加“亚洲国际艺术博览会“;在纽约出版 《骆奕同泼墨》 画册。
1993 年 ,应多伦多市政府、加拿大高级专员公署及香港市政府之邀请在香港举办“父子联展” 。
1994 年,受邀于多伦多大学举办个人展览。
1996 年,以一组名为“文化折射”的装置作品,参加由加拿大国家画廊及安大略艺术馆联合举办的“喔 ! 加拿大,艺术为国”,纪念“画坛七杰”七十五周年特展。
2001 年,受邀参加美国棕榈海岸、芝加哥及瑞士巴赛尔三地举行的国际 “艺术博览会”。
2002 年,加拿大皇家冬季展邀请骆氏父子于国家展览馆之“总统厅”及“贵宾厅”举办马年专题展。
2003 年,受邀出席于多伦多举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获邀为政府当代艺术展馆筹款主题示范。
2005 年,受安大略省省长麦坚迪委托绘油画《白求恩医生像》,安河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时,赠大型复制品予所访省、市政府。
作品为多伦多大学、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加拿大联邦政府、安大略省省政府,权威艺术评论家保罗· 戴维尔及美、法、新、马、泰、港等世界名人收藏。曾教学、展览、示范、讲座于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泰国、香港、 瑞士等地,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 都鲁艺术学院、纽约奥米嘉学院、罗杰斯特理工学院、H&W 史密斯学院、明尼阿波理斯博物馆等。曾任中华学社副会长、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