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1 清 陈仲美鼓钉纹方形水盂
“陈仲美制”款 W8.4cm
估价:RMB 35万-55万
备注:
1.谭敬家族旧藏(传)
2.杜月笙遗传至其后裔(传)
3.JIMMY SHA夫妇旧藏
4.香港苏富比1978年5月24日Lot346
水盂,为磨墨时的盛水器皿。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记载:“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可见,这种文房用具是贮水以供研墨之用,其形状多为圆口,鼓腹,也有象生形。水盂古时称水中丞,最早应出现于三国时期。从三国到南朝,总体变化趋势是从扁平到修长,有一个薄而光滑的扁圆形腹用以贮水。到唐代早期演变成敛口,鼓腹,圈足的形状。水盂在宋代十分流行,官窑、哥窑等名窑均有制作,造型古朴典雅。宋以后,水盂更为盛行。明清时期,水盂的制作日见精美别致,融制作者的匠心和使用者的慧心于一体。这种紫砂器型以拟古为基,但又不泥古,敢于推陈出新,这种器型和制作手法也启发了后世的许多紫砂大师,如顾景舟等。顾景舟制壶生涯中有幸接触到了一大批古代名家的珍品,他每遇历代名作,都反复揣摩,悉心研究,吸取并掌握了中国陶艺的博大精华。可见紫砂文化就在这一件件不大的器物之间不断延续传承,从未间断。
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具有观赏陈设性。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陈仲美所制紫砂水盂由于素雅大方,史籍中多有记载。这件紫砂水盂四方形,直口,上窄下宽,小巧玲珑,周身施有鼓红纹装饰。呈仿古式,整体厚实敦厚,底部呈方形凹处,即成盂内凸起之方形小块,又在上面吟有“陈仲美制”篆文方印,古拙简洁。陈仲美凭着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在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师古不泥古,借鉴青铜器的造型,古朴典雅,敦厚稳重,做到了造型、装饰和泥质的完美结合,充满文人雅趣。古人云:“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这件水盂虽小,却构成了一个完整高雅的世界,理应受到重视。
5602 清 陈鸣远蕉叶纹圆形水盂
“鸣远”款 W7.3cm
估价:RMB 35万-55万
备注:
1.谭敬家族旧藏(传)
2.杜月笙遗传至其后裔(传)
3.JIMMY SHA夫妇旧藏
4.香港苏富比1978年5月24日Lot347
陈鸣远,清康熙、雍正年间宜兴紫砂名师,一说顺治至康熙间人。江苏宜兴人上袁村人,生卒不详。本名远,号鹤峰、隺村、石霞山人,亦号壶隐。在宜兴紫砂器历史中,陈鸣远是清初第一大家,也是时大彬后最富盛名的紫砂陶人。善作像生器,也喜作仿古器,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善制新样。其作品为多年藏家雅士之追求,如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有云:「陈鸣远,名远,号鹤峰,亦号壶隐。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水盂口圆微微向外撇,器形上窄下宽,呈仿古式,造型庄严,肩饰回纹一周,下有倒三角仿古蕉叶纹,底部收平,微微凸起处成圈足,中间题「鸣远」行书款。整体泥质细腻,整体古朴幽雅。
此件水盂实用性与观赏陈设性并重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借鉴借鉴古器的造型,古朴典雅,敦厚稳重,做到了造型、装饰和泥质的完美结合,充满文人雅趣。古人云:“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这件水盂虽小,却构成了一个完整高雅的世界。这种器型和制作手法也启发了后世的许多紫砂大师,如顾景舟等。顾景舟制壶生涯中有幸接触到了一大批古代名家的珍品,尤其是受陈鸣远的启发尤甚。他每遇历代名作,都反复揣摩,悉心研究,吸取并掌握了中国陶艺的博大精华。可见紫砂文化就在这一件件不大的器物之间不断延续传承,从未间断。
5603 清早期 陈鸣远制紫泥梨皮仿古爵杯
“陈”、“鸣远”款 H17.4cm
估价:RMB 60万-80万
备注:
1.陈克立旧藏
2.JIMMY SHA夫妇旧藏
出版:《阳羡砂器精品图谱》,编号28,1985年淑馨出版社
他制壶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他仿制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工艺精,品位高,古趣盎然。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进入了艺术殿堂,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勋。
这件紫泥梨皮仿古爵杯,双柱较矮,鎏饰兽首;深腹微鼓,饰以饕餮纹;刀形足,三足向外略微伸展,典型的商代晚期爵杯风格,泥质细腻挺拔,尤其足部干净利落,表现出青铜器之质感,精细端庄。吟有圆形“陈”篆文印章及“鸣远”篆文方章。爵也称爵杯,古代饮酒,也是我国青铜器中的一大类。据历史记载地位尊贵的人用爵,在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给受封者的一种赏赐物。再后来“爵”就成了“爵位”的简称,“加官进爵”也就由此而来。爵杯在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寓意无往而不胜。类似的陈鸣远制紫砂爵杯数量较少,上海博物馆有相似的藏品。
5604 清早期 陈鸣远制仿古紫砂簋
“鸣远”款 W12.2cm
估价:RMB 80万-120万
备注:JIMMY SHA夫妇旧藏
陶艺文化与青铜器纹饰融合的历史由来已久,五代越窑的仿汉代青铜鸟形把杯,宋代汝窑的“三足奁”、定窑的白釉三足樽等都融合了“青铜文化”的艺术特征。明代陈鸣远是最早将古代青铜器纹饰移植于紫砂陶艺的紫砂宗师,拓宽了紫砂艺术的表现方式,既有铜器的内外之美,又不失紫砂陶的赏玩、实用的价值,把紫砂艺术带到了另一种境界。陈鸣远制壶技艺精湛全面,器型上不断创新。他仿制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古趣盎然。
这件陈鸣远所制紫砂簋在目前所见的陈鸣远作品中极为少见,质感逼真,厚实敦穆。制作工艺细致精美,为紫砂博古陈设佳器。器底行书吟有“鸣远”二字款。 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使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件紫砂簋圆角,敛口,仿青铜器兽耳,简洁明了,只取上古时代簋造型中浑厚神秘之感,显得庄重大气。簋身并未雕饰复杂的纹样,只在执耳处略施雕琢,庄重而又典雅大方;腹底饰以平行的瓦棱纹,每一层瓦楞皆微微上扬,层层递增,工艺精密细致。泥质紫褐色,坚挺润泽,表现出浓厚的古意,是一件珍贵的陈鸣远所制仿古紫砂。
5605 明晚期 陈仲美制仿古紫砂牺尊
“陈仲美制”、“仲美”款 L26.5cm 、H21.3cm
估价:RMB 450万-550万
备注:
1.陈克立旧藏
2.叶义先生(DR. IP YEE COLLECTION)旧藏
3.Robert H.Blumenfield Collection旧藏
4.纽约苏富比1977年11月5日Lot195
5.香港苏富比1984年11月19日Lot96出版:《阳羡砂器精品图谱》,编号22,1985年淑馨出版社
陈仲美是明代著名的制壶高手,后到宜兴从事紫砂陶艺。陈仲美的紫砂壶作品,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记载中看到他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全面陶艺家,又是一个把雕塑和紫砂壶结合得很成功的壶艺家。难怪后人把他的紫砂壶称为“神品”。
这件陈仲美所制紫砂牺尊造型上仿造战国时期的青铜牺尊,气息端正高古。牺 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牛;尊 则是酒器。顾名思义牺尊即是“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的酒器。《周礼》将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定为六尊,其中牺尊也称献尊,古时“牺”、“献”同音,都读作“婆娑”的“娑”。在六尊之中,最为华美的就是牺尊。 这件紫砂牺尊并非简单的对牛的简单模仿,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处理。头型比牛略长,耳朵也高高耸起,整个身体筋骨结实、肌肉丰腴。整体造型有牛之壮而更显聪慧、灵动。 在牺尊的脊背中间部位,有一个类似酒壶壶盖的一个圆形盖,巧妙地形成了一个半环形盖钮,牺尊背上盖钮之下,就是把酒倒进去的入口,酒存在牛肚子里。而酒的出口,也就是现代酒壶的“流”,则在牺尊的嘴里,古人用牺尊倒酒之时,酒从牺尊嘴里流出,别有一番情趣。 制作之精细,构思之巧妙,都是陈仲美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