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拍我们征集了多件徐氏的作品,并甄其中精品集为“御风而行——徐悲鸿专题”,希望可以借此展现其艺术语言的栩栩如生、落笔有神,融汇中西,表达对这位大师的怀念。特别是跃然纸上的时代激情,爱国热情,还有那如奔马翔鹰一样的执着信念,必将激励着当下的人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徐悲鸿(1895-1953) 书画集珍册
册页(七开) 水墨/设色纸本 1944年作
29×32 cm 约0.8 平尺
著录:
1.《中国艺坛巨匠——徐悲鸿》(其中《飞鹰》一开)第325-327页,徐悲鸿纪念馆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出版。
2.荣宝斋木刻水印(其中《飞鹰》一开)。
说明:上款述伦夫人即傅南棣先生妻。傅南棣与徐悲鸿亦师亦友,曾任重庆中央大学摄影系主任。
徐悲鸿爱画动物。“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此语几乎妇孺皆知。徐悲鸿曾在画论中写道: “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然后详审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书画集珍册》中的动物小中现大,观后令人回味无穷。
首幅奔马最是精彩:飞蹄扬鬃,回首嘶鸣,精练的构勒尽得奔马之精神;
徐悲鸿书画集珍册之一
第二幅八哥最为清新:翠竹相映之下,曲立双足,作振翅欲飞状;
徐悲鸿书画集珍册之二
第三幅则绘雄鹰展翅,翱翔於九霄,最具气势。徐悲鸿善於抓住动物瞬间的神态,笔墨更着意於细节,诸如马蹄、鹰爪、猫眼,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绘动物随之而活色生香,神完气足。
徐悲鸿书画集珍册之三
第四幅花猫最是可爱:伸耳瞠目,倦伏於突石之上,机警非常;
徐悲鸿书画集珍册之四
此《书画集珍册》上款人“述伦夫人”即傅南棣先生妻。傅南棣,四川人,抗战时期与徐悲鸿同在中央大学任教,为摄影系主任,他也长于人物、花卉,善写肖像。其父辈曾在徐悲鸿早年公费留学时期给予很大帮助,因此,他们同事之外,更是往来十分密切的朋友。
馳驅未負平生志
此册的后半部是徐氏的书法,写的是《西马腊亚山中闲行》、《战事》、《大理春日》、《洱海》四首自作诗,不但使人领略到这位巨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精神飞动、笔法超逸的书法(有人甚至因此而认为徐悲鸿的书法高於他的绘画),而且徐氏在诗词方面的才情,亦是让人佩服得很。徐悲鸿曾一度与齐白石、谢稚柳以诗歌相赠,不失为一段艺坛佳话。《书画集珍册》作於1944 年,正是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夜,“驰驱未负平生志,惜不沙场万里行”,如果说此题诗是代表徐悲鸿欲以画笔作干戈的爱国激情,那么,《洱海》“想到征人征妇泪,一时魂梦落天涯”又是徐悲鸿悲悯柔情的一面,关心国家前途和百姓的命运,正是此册中徐悲鸿这位巨人的精神写照!
徐悲鸿(1895-1953) 散马图
立轴设色纸本 1948年作
109.5×52.5 cm 约5.2 平尺
徐悲鸿 《双牛》
徐悲鸿 《松柏长乐》
徐悲鸿 《柏禄图》
1948 年夏,徐悲鸿时年54 岁,继续在北平艺专担任校长,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当时的北方艺坛仍然暮气沉沉,被保守思想所笼罩,而这正是徐悲鸿所希望改变的,他认为国画从内容到笔墨都应有新的创造,他在此年发表于天津《益世报》的文章《复兴中国艺术运动》中写道,所谓复兴“乃继承吾先人之遗绪,规模其良范,而建立现代之艺术”。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徐悲鸿也实践着他的言论,在绘画、展览、教学等各个领域推动中国画的革新。此画便体现了画家的一些创新意识。“奔马”已经不是新题材了,徐悲鸿从20 世纪30 年代即开始创作奔马,穿越了漫长的革命时代,寄托了画家的种种情思,或是激越的,或是苍凉的,或是奔放的,或是静默的,贯穿在时代与人生的起伏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转折,也记载着个人的悲观离合。
此帧《松下牧马》显然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构图上,马已经不是画面的主体,高大的松树更加引人注目。松树占据画面正中,树干虬曲粗壮,仿佛已经有几百年的年轮,枝叶纷披,向往伸展;树下的草地上,一匹马在奔跑中侧身回望,与松树相比,马的身影渺小,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远处为莽原和山峦,与松树、马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自然系统。画法上,松树以中西结合之法画出,树干、树皮以传统的皴擦点染之法而出,表现出粗糙的纹理,同时也结合了一些水彩画的明暗造型之法,塑造出树干的体积感;马是缩小版的“徐悲鸿奔马”:呈四分之三侧面,马首回顾,鬃尾飘荡,气宇轩昂,画家仅以简率几笔,即表现出马的骨骼、肌肉、动作、神态,结构准确生动,笔墨酣畅淋漓,虽小而不失神采。
徐悲鸿(1895-1953) 奔马图
镜心设色纸本 1942年作
23×63 cm; 129×63 cm
上款人“雨襄”为邵禹襄,抗战时任资源委员会运务处处长。负责贵阳出口物资钨矿砂等调运工作。1944年徐悲鸿将他存放在桂林的四十大箱收藏珍品和画稿运往重庆,途径贵阳时,得到了邵禹襄的大力帮助。
题诗堂者余觉简介
余觉(1868-1951),浙江绍兴人。寓居苏州。初名兆熊,字冰臣、冰人,号思雪,喜参禅学,署三在居士,丧妻后则署颤口孤鹣。近代画家。
徐悲鸿(1895-1953) 奔马
立轴设色纸本 1950年作
85.5×57.5 cm 约4.4 平尺
参考图1
徐悲鸿的马,以清俊瘦逸为上品,《伯乐相马经》记载:“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廓,欲得张。四下为令。头欲长。眼欲得高眶,眼睛欲得如悬铃、紫艳光,眼下悬蚕、悬凿欲得成。鼻孔欲得大,鼻头欲得有王、火字。口中欲得赤。膝骨欲得圆而张。耳欲得相近而竖,小而厚。伏龙骨欲得成。颈欲得长。双趹欲得大而突。蹄欲得厚。腹下欲得平,有八字。尾欲得高而垂。”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徐悲鸿笔下的马,竟然无一不合。
此《奔马图》就是对以上描述的具体体现,创作於1950 年,为徐悲鸿艺术最成熟期。观其马,鬃尾毛髮耸立,回首作向前疾奔状。全画墨色淋漓,用笔粗放,将中国画大写意线条与西洋的明暗技法巧妙结合,既有中国画的骨法用笔,又有强烈的立体效果。徐先生雄奇刚健的用笔使马匹的整体形态显示了其书法中苍茫、高古且雄强的碑意,展现了简约的美学特征。与早期徐悲鸿画的马不同的是建国後徐悲鸿的马少了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多了一丝“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此幅奔马图,少了忧虑悲壮多了欢乐振奋的坚定,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与特征,更抒发了画家自己的个性与理想。
徐悲鸿(1895-1953) 立马图
立轴设色纸本 1942年作
96×47 cm 约4.0 平尺
徐悲鸿(1895-1953) 立马
立轴设色纸本 1945年作
78.5×38.5 cm 约2.7 平尺
著录:《徐悲鸿作品集(续二)》第87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来源:法国藏家雷士铎,雷先生乃四十代驻重庆法国大使。这幅画是他于当时的《现代画廊》中购得,这在他与夫人家书中可得佐证。其中一封信件(标注日期1946年12月12日——19日)写道:昨天,我参观了几位当代中国大师的书画展览,有徐悲鸿,傅抱石,还有陈之佛。我是在重庆通过傅抱石认识这两位画家的,他们当时都是亲切地接待了我。很自然的,我在画廊就动了心,买了两件作品......这已经算收敛了,我认为这是值得称赞的,因为我真的很想买下十件。
注:徐悲鸿虽系西画出神,但马却成为其标志性的水墨符号。徐悲鸿创作此幅《立马图》时年正值50大寿,当时画家大病初愈,故画面中有股冷毅之风,马虽瘦而申请,气宇依旧非凡,画家对马首、颈、胸勾勒精准,简介凝练,腹、臀及鬃毛弧线充满力度,马腿转折得道,透视合理,落笔遒劲,有力透纸背之效。画面浓淡干湿富于变化,有浑然天成之感。
此幅《立马》,造型准确,刻画生动,充分体现了画家扎实的写生功底和极强的造型能力。作品中绘画线条肯定,青霜,既有行云流水般的畅达,又有力透纸背的浑厚劲健,饱含激情而又技巧极高。从马的外观来看,徐悲鸿先生将马的骠实,刚劲,矫健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自由和向上的力量。在少数关键部位,如骨关节,鼻孔等处加以勾描,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骏马形象。其构图均衡大方,气势磅礴雄健,笔墨娴熟酐畅,充分做到奔放而不乖张,精微而不琐屑,堪称形神兼备之杰作。在具体描写上,其引入书法笔以来刻画马匹的轮廓,同时以墨色喧染来描写马匹的体积和质感,真实可信。马匹的鬃毛,马尾的飞扬,显示出激情奔放之情,充满生机的灵动。作品既以马为主题,寥寥数笔,简洁大气而又烘托主题,可谓匠心独运。
徐悲鸿(1895-1953) 行书四言联
立轴水墨纸本
129.5×33.5 cm.
上款人刘大杰(1904-1977):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郁达夫高足。1926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肄业,192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30年回国。在二十世纪新文学活动中,刘大杰是积极的参与者。
著录:《近代百家书画名迹集粹》P158,台北长流画廊,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