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松《衝入無垠》
1964 年作
紙本設色
58 × 93.5 cm
款識:劉國松一九六四
鈐印:劉國松
出版
《突兀 · 夢幻 · 蛻變 劉國松畫集》 首都藝術中心2008 年版
RMB 350,000-550,000
古人畫廬山只能仰望巍峨,今人卻可以從飛機上俯視山水,甚至可以從衛星雲圖和火箭攝影“回頭下望人寰處”,視覺經驗已大為開拓。今日的國畫家如果仍用古人的眼光來觀自然,那就是泥古不化,難以自立。劉國松的畫面俯玩山水,卻是合乎時代的新視覺經驗。等到進入太空時代,他的畫面赫然也呈現逼近的月球,和地球風起雲湧的弧形輪廓,其間的比例卻屬於哲學,而非天文學。於是畫家把他的觀者再次提高,去面對赤裸裸的宇宙,其地位介於神與太空人之間。至此,劉國松的畫境真的是巧窺天人之際了。
——余光中
《衝入無垠》是劉國松1964年藝術變法時期的重要作品。1961年,台北省立博物館展出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藝術珍品,歷代名跡給予劉國松極大啓發,特別是範寬《溪山行旅圖》以超乎尋常的魅力令劉國松大為震撼。從此,他毅然放棄西畫媒介材質,而轉使用中國傳統的紙、筆、墨進行創作。以墨汁添加新的色彩顏料重新與古代名作對話,追求富有變化的肌理與質感,幻化為生生不息、流轉不居的意象。他不受成規所限,開創了所謂的“拓墨”法,拼貼加工,探索試驗各種手段,大起大落的筆法縱情揮灑,富有動感的書法線條,配以淡墨渲染和紙筋飛白的處理,帶給人無窮的想象空間。吳冠中談到對劉國松作品的印象曾說:“我的印象是:突兀,夢幻,蛻變。動、靜不相克,奇變與單純穿插,畫面既厚重,亦輕盈,此情此景何處尋,誰知。”黃苗子則認為劉國松的繪畫是“冷和暖、動和靜、傳統和創新、現實和超現實、幻和真的對立統一,處理得如此和諧,叫人只能想到夢,但不是古人和外國人,是一個現代中國人的夢。”
弗蘭茨·克萊因 《作品二號》 布面油畫 204.3 × 271.6 cm
1954年 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衝入無垠》之畫面追求一種富有抽象意味的,自然質樸的形式構成,以色塊和線條的糾結恣肆來表現富於生命衝動與力量的主題內涵。畫面的肌理,與蠟染的冰紋、碑拓的裂痕可說是異曲而同工,這些都是藝術家對於自然天趣的巧妙控制與利用,進而形成獨特的畫面語言。與此同時,畫家更以狂草書法入畫,大筆勾勒壯麗山峰,建構式的幾何構圖強調物象內在的氣勢與神韻,以龍吟虎嘯的的強大張力成就了氣宇非凡的至高意境,寓意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隱含道家陰陽哲理及宇宙觀。
更多2014秋拍精彩内容即将呈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