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壶造型与前件釉里红方壶如出一辙,合为双璧。为乾隆宫廷玉器中的“仿古”器。乾隆帝常以《西清古鉴》等古器物图录为蓝本,“示稿内府玉人”,制作源自青铜造型的新式玉器。而玉壶的双象耳造型写实,取意“太平有象”,则为清代新出样式。象鼻下衔游环,为整料挖成,与釉里红方壶的双环仅示意贴于器身不同,更添其难度和趣味。 玉壶以墨绿色的上等新疆碧玉琢成。乾隆宫廷碧玉非产自和田,而是产自北疆天山玛纳斯。其“玉色黝碧,有文采”,乾隆时设“绿玉厂”以开采碧玉专贡御用。碧玉的大幅度开采亦在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准葛尔部之后。碧玉以其庄严浓重的玉色见赏于乾隆帝,多用于宫廷礼器、玉册、仿古陈设器等重要玉器的制作。乾隆帝对“绿玉”评价甚高,有“绿玉稀深绿,斯珍果伟珍”的诗句。又据《三州辑略》一书,官办绿玉厂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即封闭,禁止开采故碧玉作品实为乾隆宫廷玉器的一类重要代表。 此件碧玉方壶用料硕大,下部有自然黑色斑点,更添其古朴风韵。主体浮雕双凤衔花纹饰,构图繁密,与前件釉里红方瓶的纹饰基本一致。充分显示出乾隆宫廷艺术打破门户之见,对不同材质的器物在造型、纹饰的互相摹拟、转换上的深厚兴趣。而这种转换又很妥帖、成功,富有意趣。 相同造型、纹饰的作品还有一收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乾隆白玉双凤方壶(见《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质图录》之25)。碧玉、白玉、釉里红,这三件凤纹方壶的色彩、材质的转换之美,令人有“一佛三身”之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