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师典藏】陈荫罴

发布时间:2015-11-19 新闻

艺术家

陈荫罴 George Chann(1913-1995)

陈荫罴是从事抽象绘画艺术探索的先驱性华裔艺术家。1980年,美国媒体将其誉为“被遗忘的艺术家”,而近年来海内外艺术界对其遗作不懈的整理与倾力推广,才让这位昔日画坛巨匠的艺术历程逐渐为人所知。2005年7月和2006年3月,上海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相继举办陈荫罴个人回顾展,进一步确立了其高度的美术史价值。

陈荫罴

无尽藏I

GEORGE

CHANN Endless

Treasury I

约1950 年代作

布面油画、拼贴

76 × 61 cm

签名:GEO CHANN

RMB

200,000-400,000


出版

《陈荫罴》 P128 台湾大未来画廊艺术有限公司 2006 年版

《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P14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2015 年版

说明

附台湾大未来画廊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1913年,陈荫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12岁时随父亲移民到美国加州。1935年,时年22岁的陈荫罴进入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系统掌握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方法。毕业后,他开始活跃于美国西岸画坛,是当时“海湾具象绘画风格”派的主力之一。1942年,洛杉矶美术馆馆长麦克金尼邀请陈荫罴在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举办个展,这使他成为第一位在洛杉矶美术馆举行个展的华人艺术家。同年陈荫罴获得圣地亚哥美术馆大奖,作品获馆方收藏。在麦克金尼的引荐下,陈荫罴陆续开始参加全美艺廊及美术馆的巡回展出。在1942至1946年,陈荫罴已是西岸画界备受瞩目的艺术新星。1947至1949年,陈荫罴返回大陆行旅,又造访香港,后赴广东岭南大学任教游学。在国内期间,陈荫罴与岭南派书画大家赵少昂及黄君璧交游,一起研习国画书法技艺,同时更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陈景容女士。1958年,他在广州市文明路文献馆举办个人展览,展出陈荫罴在国内行旅所见之景象,以写实与静物居多。1951年4月2日至24日,陈荫罴返美后仍于洛杉矶的维吉维诺画廊再度举办个展,展出的26幅作品中,主要内容仍集中在逗留中国期间所作的“社会写实题材”上。

陈荫罴

笔阵IV

GEORGE CHANN The Pen Battle

Formation IV

约1950-1960 年代作

布面油画、拼贴

61 × 46 cm

RMB

150,000-250,000


出版

《陈荫罴》 P137 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 年版

《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 P15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2015 年版

说明

附台湾大未来画廊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1952年他开设“农夫市场艺廊”,把玩金石玉器,古董书画,这里成为了艺术家文化的根基和乡思的场所,这个一度成为当地华裔文人雅士聚集之所的“农夫市场艺廊”,前后维系了43年,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文化沙龙。在这期间,陈荫罴有大量机会接触到中国书法的碑帖拓本,其中包括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篆、隶、行、草等各种书体。他早期的抽象创作主要以多样的媒材运用为主,将拓本或书本页面加以搓揉或剪接,将其拼贴到画布上,而后再以油彩书写线条。自1952年之后,陈荫罴转入潜沈状态,从而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更加深入的艺术探索。此时,他开始将中国的文字和书法融入抽象绘画。文字与书法既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对华人艺术家陈荫罴来说,文字和书法也意味着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东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其成为陈荫罴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也就理所当然了。他将书法的元素作为符号化的形式语言,融入到西方抽象绘画的语法系统之中,数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刻苦用功。从其不同阶段抽象作品的画面效果来看,东方性的意象开始融入抽象绘画的内在情绪。1950-1960年代,陈荫罴身处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大潮之中,波洛克、德库宁等艺术家的创作逐渐成为当时艺术界的风向标,陈荫罴也开始思考艺术的向度,努力赶上这股艺术的潮流。《论语·子路》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如果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是在格林伯格理论支持下的纯粹的媒介叙事的话,那么陈荫罴的艺术则偏向一种文化的结构与重构,是对中国传统书写、文字、笔墨、结构的理解和提炼,含蓄而沈静,集拼贴、书写、涂抹、移植于一体的综合表现手法。他借助油画媒介的丰富表现力,来表现东方文化的元素特征,在中西结合的绘画道路上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富有中国韵味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观看陈荫罴的抽象表现作品,我们感受不到文化的距离,更多的则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亲近,因此他的艺术是既属于世界的,更是属于东方的。

陈荫罴

GEORGE CHANN

Energy

约1960 年代作

布面油画

77 × 56 cm

签名:GEO CHANN 艺术家手绘钤印

RMB

180,000-280,000


出版

《陈荫罴》 P135 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 年版

《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 P29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2015 年版

说明

附台湾大未来画廊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陈荫羆早期的画风是坚守写实风格的,这段时期他创作了不少描绘社会低下阶层的作品,是西岸地区具象绘画的主力之一。迈入50年代,美国抽象主义艺术狂潮风起云涌,陈荫羆也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入到这股潮流之中。日常研习多年的书法汉字成了他的抽象画作突破口,借表现主义的手法形式而加入中国文字与书法的意念,这虽然与当时的抽象画派主将托比(Mark Tobey)的白色书写绘画相类似,但无疑更多的是对传统中国文字书写笔态的理解和提炼,并采取了集拼贴、书写、涂抹、移植于一体的综合表现手法。陈荫羆60 年代的作品,钟鼎斑驳而缤纷绚丽,似重叠风蚀的碑铭心印。只可惜这股美国抽象画风持续十余年后很快退潮,陈荫羆却未能把握适当的时机得到艺坛应有的注目与评价。

——王璜生

马克·托比

白色旅程

纸本综合材料 113.5 × 89.5 cm 1956年作

拜耶勒基金会收藏


王家骥在《陈荫罴与其艺术初探》一文中写到:

“陈荫罴在抽象艺术的世界之中,仍然有话要说。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简单生活,以及持之以恒的创作习惯,追求着一种中国式的抽象画风。他的抽象画风就表面看来,有时不免直觉地使人联想起波洛克的滴画与泼洒表现风格。然而,这毕竟只是表象,一旦观者真正深入陈荫罴画中的世界之后,便会发现,其创作的原理,乃至于所要融入的思想、观点、哲学,其实与波洛克有着极大的差异。

杰克逊·波洛克

1948年第5号

布面油画 120.9 × 243.8 cm

1948年作


“波洛克透过自动性技巧的运用,以行动绘画的方式,解放了潜藏在人性底层──尤其是无意识界与潜意识界──的部份能量,突破了文化的藩篱,甚至文明的界限,使人得以回归原始,进而与内在世界的深沈自我和记忆沟通。相较之下,陈荫罴的抽象画面所展现的,不但不是原我的解放,也不是深沈记忆的释放,而是一种刻意的文化构成,更是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一种缅怀歌颂之举。他在抽象绘画之中,倾诉着文化的力量,凸显著文明的美感。透过这样的意识,陈荫罴甚至有意地在彰显自己的文化源头与身分。正因为如此,波洛克与陈荫罴两人的抽象表现主义画作,表面看似相通,其内在的意义、哲学与精神面貌,却是十足地南辕北辙。

陈荫罴

青铜之歌

GEORGE CHANN Bronze

Melody

布面油画、拼贴

122 × 101 cm

RMB

480,000-680,000


出版

《陈荫罴》 P127 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 年版

《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 P67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2015 年版

“陈荫罴在抽象绘画的实践上,所主要凭恃与依赖的,正是中国的文字与书法。文字与书法是构成一个文化或文明的重要里程纪念碑。对于已经在人类历史舞台上,擅场数千年的中国而言,文字与书法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锁链与精髓所在。陈荫罴很可能运用开设艺品店的便利,有机会见到且购入了许多中国古书法的搨本(或拓本)。这些搨本包括: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石碑上所摹搨下来的篆、隶、楷各式书法;法帖或是现代书法印刷品上所见的各式楷书、行书、行草书、草书作品;以及考古出土所见的简策帛书一类的拓本或印刷品。

陈荫罴

连结

GEORGE CHANN

Join

约1970-1980 年代作

布面油画、拼贴

171 × 176 cm

签名:GEO CHANN

RMB

1,300,000-2,300,000


出版

《陈荫罴》 P143 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 年版

《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 P84-85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2015 年版

说明

附台湾大未来画廊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陈荫罴在使用这些书法搨本与印刷品时,显然经过了特殊的加工与再制过程。可能用水或溶剂加以软化,然后进行蹂躏与破坏,使其成为破碎的纸团纸片,或是剪接变造,再使用拼贴的技法,将其移植到画布上。如此,画面上便有了破碎、片段、不连续、且不成曲调的中国文字与书法,而后,在这层基底之上,陈荫罴再运用笔墨的技法,进行各种可能的绘画动作。有时,他的绘画动作,甚至就是在画面上进行中国书法的练习。陈荫罴早期的‘黑白抽象’表现风格,似乎正是这类利用书法残片移植,而后再以黑色笔触加工书写或绘画的作品。

陈荫罴

无尽藏III

GEORGE CHANN Endless

Treasury III

约1960 年作

布面油画、拼贴

120 × 76 cm

签名:GEO CHANN 艺术家手绘钤印

RMB

320,000-520,000


出版

《陈荫罴》 P130 台湾大未来画廊艺术有限公司 2006 年版

《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P28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2015 年版

说明

附台湾大未来画廊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陈荫罴在发展出黑白抽象风格之后,也开始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色彩与肌理。在色感的模拟上,陈荫罴似乎也在与文字有关的中国古文物之中,找到了许多灵感。譬如,青铜器因铜绿(即铜锈)的腐蚀,所产生的一种自然不过的历史废墟或文明湮灭感;或是以文字为主体的纪念石碑,因为风蚀雨侵,而产生斑驳风化的效果。为了在抽象的画面上,营造出具体的时间感,乃至于历史感,陈荫罴更引进了其它的媒材,尤其是细沙的使用。如此,他的画面不但有了隐喻历史的斑驳色彩,更给人一种超越抽象平面的真实质感。更具体地说,他的画作已经立体化,成为历史的遗迹自身,成为漫涣不清的古青铜器自身,成为只能任人凭吊的风化纪念石碑自身。

古代青铜器铭文是艺术家重要的灵感来源

“在陈荫罴如抽象织锦的画作之中,中华文明尽管看似埋迹在历史的尘灰与荒烟蔓草之中,但是,却仍坚定有力,可以任人近观与微观。透过文字与书法的力量,陈荫罴似乎有意走出一种中国式的抽象表现之风。在此,文字与书法是他创作构成的基底。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影响力,在他的作品当中随处可见。陈荫罴的艺术是为了建构与再造,而完全与解构无关。”

(左)《陈荫罴》封面

(右)《时光积累的风华─陈荫罴海外珍藏精品展》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