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贡巴
14 世纪
西藏
铜鎏金
高: 35.5 厘米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14030
RMB: 5,500,000-6,500,000
本次春拍“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将推出百余件精美的佛教艺术品佳作,品质精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14世纪 铜鎏金止贡巴像”。造像头现发根,发际线规整平齐,尤其是耳旁鬓角部位转折僵直、棱角分明,是早期上师造像的突出特点。脸庞方正,双目平直,双唇肥厚,面带微笑,面容慈善,表情生动,如同上师真实再现。脖颈处刻有三道蚕节纹,显示上师法相庄严,具有佛陀一样的相好特征。躯体伟岸挺拔,肩膀圆实宽厚,四肢粗壮有力,凸显出大师非凡的气质。上身着僧坎,外披袒右肩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薄透贴体,躯体起伏变化尽显无遗。袈裟上以连珠线间隔出均匀的田格纹,保留了印度传统福田衣的特色,象征大师广种福田、修为广大无边。袈裟的领口、袖口和小腿处各有一道宽大的衣边,上面刻画出精美的缠枝莲纹饰,颇具时代特点。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双腿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如同佛陀成道时的姿势。手足大而肥厚,手指和脚趾刻画生动逼真。莲座造型宽大,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连珠纹,双层莲瓣饱满有力,上下对称排列,做工精美,装饰讲究,远非一般造像可比。莲座下装藏保存完好,底部有铜板严实密封,封底板中央刻有精美的羯磨杵图案,使其继续保有宗教灵性和加持法力。
通观此像的整体与局部,可谓造型完美,风格壮伟,雕刻精细,形象生动,体量高大,气势非凡,充分表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风范。从其雕刻技艺和艺术表现来看,应当来源于丹萨替寺或止贡寺,出自一位雕塑大师之手,因为它的全身多处表现出丹萨替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如伟岸的身躯、圆实的肩膀、壮实修长的四肢、亮丽悦目的鎏金、大而肥厚的手足,饱满宽肥的莲花瓣等,无不散发着丹萨替造像迷人的艺术光芒。其造型写实,与收藏于止贡寺的一尊合金铜止贡巴像的任务面貌极为接近,而该像莲座下沿刻有藏文铭文,标明了该像的真实身份即止贡巴,由此我们可认为本件作品表现的正是止贡寺和止贡噶举派创始人止贡巴。反而推之,如果仅为一般的上师,不可能如此精雕细琢,施金敷彩,踵事增华,追求如此完美的艺术表现和高度。
止贡·仁钦贝(1143-1217年),西康丹玛(今四川邓柯县)人,属居热家族,所以又称“居热大师”,简称止贡巴。他自幼受佛教熏陶,9岁时便能为人讲经。后闻帕竹大师之名,前往求法。帕木竹巴住世时曾说:“我的丹萨替寺将由一位十地居士来住持。”这位十地居士就是止贡巴。止贡巴依止帕木竹巴只有一年零六个月,但上师将一切教法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像一个瓶子里的水注入另一个瓶子一样。帕木竹巴圆寂后,止贡巴曾多方参访学法,25岁时受比丘戒,1177至1179年,受请住持丹萨替寺,但三年后便辞去职位。之后遵师遗嘱前往羌塘地方修行弘法。1179年年届37岁时至墨竹工卡的止贡地方,建止贡提寺,止贡巴名字即由此而来,而他所创教派也得名“止贡噶举派”。根据《止贡法嗣》和《直孔替寺简介》的记载,止贡巴是丹萨替寺圆寂住持舍利灵塔的始创者,他创造了丹萨替寺第一座舍利灵塔,自然也是丹萨替造像风格的创始人。
毗湿奴
明永乐
汉藏风格(北京宫廷)
铜鎏金
高: 26 厘米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11052
RMB: 5,500,000-6,500,000
来源:1.英国格劳斯夏县希尔斯夫人旧藏,20 世纪上本叶入藏;
2.纽约苏富比,1997 年9 月,lot112;
3.比利时私人收藏,1997-2003;
4.西班牙公爵M. Ignacio Ramn-laca, Marques de laVilla 庄园,2003-2015
这件罕见15世纪早期明代宫廷尊神鎏金华丽,造型生动,充满张力,尊神一面四臂,头戴五叶宝冠,耳坠宝环,发垂于肩。双目睁视,眉宇轩昂,前额宽阔,身缀大量璎珞,饰以穗状臂钏、足钏。左上手持举火焰摩尼宝,右上手持剑,左腿膝处着地,右腿屈膝平衡全身。从尊神身上的装饰及面部特征、制造工艺等方面看,这件作品具有典型的明代永乐宫廷造像风格,造像题材尤为特殊,十分稀罕。
参照英国古董商Speelman旧藏一件带“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大威德金刚造像(出版于冯·施罗德著《印度和西藏的铜造像》,1981年,香港,页518)可知,大威德金刚足下伏八件尊神,本件作品即为其中之一件,通过辨明尊神手中所持法物可看出,本件作品应属维护者——毗湿奴神像。更值得关注的是,西藏大昭寺藏一件尤为重要的明代永乐年制缂丝唐卡,画面中主尊为大威德金刚,下方则是八件尊神,毗湿奴神像处于左二方位(参考Henss著,The Cultural Monument of Tibet, Vol.1 Munich, 2014, P.130, Fig.201.)。八件尊神付于大威德金刚足下,体现出对这尊主尊的无上崇敬。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变化的愤怒形象,属于藏传佛教密教无上瑜伽部父续的重要本尊神之一,是格鲁派的最重要本尊之一。
八件尊神传续至今只余六件,除了我们眼前的这尊毗湿奴神,另五件分别为因陀罗神(英国著名收藏家Philip Goldman旧藏,出版于冯·施罗德著《印度和西藏的铜造像》,1981年,香港,页520,图146A),梵天与月神(藏于澳大利亚悉尼Powerhouse博物馆,231A-1&2),太阳神苏利耶(2013年纽约邦瀚斯,3月),战神室建陀(收藏家Thornett于1966年3月17日,购于悉尼Lawsons拍卖行,Lot807)。而一组中其他两件象鼻天和湿婆至今未被出版或发现。
六臂般若佛母
12-13 世纪
克什米尔
合金铜
H19 厘米
估价待询
这尊合金黄铜铸造、华丽夺目的“六臂般若佛母”像,秉承了克什米尔佛教造像一贯的艺术风格,是为该地区佛教艺术晚期作品中的巅峰之作。
佛母头戴三叶宝冠、耳饰宝珰、身缀珠宝璎珞,以金刚跏趺姿端坐于仰覆式莲台之上;其面如满月、眼部以白银镶嵌、眉心错红铜、双唇丰满;身姿端庄挺拔,丰腴中不失窈窕曲线,恰似异域贵族少女般美丽动人。身体两侧六只手臂依次伸出,最前端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其余四臂分别持念珠、作施与印、捻花茎,整体凸显出厚重的层次感,富于动态,肢体颀长而富有弹性,极具艺术表现力。造像双层莲台下方另承束腰式方形底座,以绽放莲花装饰、辅以细密繁杂的缠枝纹,使整件作品愈加富丽堂皇,克什米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也在此处彰显的淋漓尽致。
纵观克什米尔地区佛教艺术史,实难寻找与之相近者以作比较。拉达克地区阿基寺绘制于13世纪初、充满克什米尔艺术气息的壁画作品中的部分女尊、度母,以及寺中部分泥塑造像在风格、细节特征方面与本件般若佛母像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可以断定此件作品的制作时代与艺术源头与阿基寺存在密切关联,而从此件作品的铸造工艺判断,其显然应出自克什米尔地区。在存世的克什米尔铜制造像中,此件作品可被视作独一无二的范例,在具备极高艺术价值的同时,其于佛教艺术史研究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世达赖
16 世纪
西藏
红铜
高: 42.5 厘米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14031
来源:欧洲重要私人收藏;
纽约苏富比1999.9.16 Lot56
出版:Majesty of the Sacred, Art of India. The Himalayas and Southeast
Asia, Marcel Nies Oriental Art. Antwerp, 2007. pp. 54-55.
Karma. 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Asia, Marcel Nies Oriental Art,
Antwerp, 2015. pp.56-57
RMB: 1,200,000-1,800,000
索南嘉措(1543-1588)被认为是二世达赖根敦嘉措的转世,生于拉萨西北堆隆地方的贵族,四岁被迎入哲蚌寺,随堪布索南扎巴学习佛法,由于他天资聪颖,十岁就正式当上哲蚌寺的堪布,二十二岁受完比丘戒后就到处公开传法。当时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逐渐壮大,势力发展到青海湖地区,被明朝封为顺义王。后来他厌倦战争而倾心佛法,于是派人迎请索南嘉措到青海传法,索南嘉措在取得俺答汗的信任后开始改革蒙古人的风俗,规定放弃萨满教以及陪葬,得到蒙古贵族的欢迎,获俺答汗赠“圣识一切瓦济尔答赖达赖喇嘛”的尊号,故达赖喇嘛的称号是从这时开始。他虽是第一个被称为达赖喇嘛的,但是由于追认转世的原因,根敦珠巴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是二世。索南嘉措而后劝导俺答汗撤兵青海回土默特,他随之前往,途中路过宗喀巴的故乡并兴建了塔尔寺。他还自行向明朝进贡,因而被大明皇帝封为国师。1583 年俺答汗逝世,他应邀主持会葬典礼,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到达呼和浩特,在主持葬礼期间他向蒙古汗王传教,于是大漠南北开始信仰格鲁派,至今蒙古几乎都仍在信奉格鲁派。同年朝廷邀他进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在赴京途中圆寂。三世达赖一生几乎很少在哲蚌寺,而是奔走于蒙古青海和西康云南之间,也正是由于他勤勉授教、奔走传法才巩固了格鲁派日后的地位。
本尊造像身幅巨大,面容严肃,表情刻画逼真,眉弓高挑,鼻梁高挺,面颊方腴,双唇紧抿。上师身着藏式僧衣,僧氅包裹结跏的双足,袈裟铸刻随形,流畅自然,毫无生硬。造像下端莲座上刻有铭文,证实了上师的身份——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莲座上下饰细密联珠纹,莲瓣饱满,层次分明,具有16 世纪西藏中部地区的典型特征。比照而三世达赖本人也生活于16世纪,因此可推断此件三世达赖造像应为索南嘉措在世时期命工匠依照本尊形象而塑,因而导致本件作品尤为生动、重拟度极高。参考其它被考证过的索南嘉措造像,如比利时皇家艺术与历史博物馆藏一尊16 世纪三世达赖像,高度为17 厘米,本件作品尺幅显著,造型逼真,且有明确铭文显明造像身份,应为目前市场上以及艺术机构中仅见的最大一尊三世达赖索南嘉措造像,值得格外关注。
释迦牟尼
17 世纪
西藏(雪堆白)
合金铜、红铜
高: 46.5 厘米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14032
来源:1.德国著名设计师Peter Schmidt 旧藏
2.德国纳高2012 年11 月 Lot659
RMB: 1,800,000-2,800,000
这尊西藏中部雪堆白造释迦摩尼双色铜佛立像为佛陀立姿,双脚微分,身呈三屈式,右手垂下施与愿印,左手内弯拈衣襟举于胸前,手指刻划细腻。身着通肩袈裟,下身系兜提,袖口、衣摆自然下垂,呈花边纹饰,袈裟饰以错嵌金银卷草纹錾花点缀全身。开脸周缜入微,肃穆祥和,端凝英挺,双耳垂肩,修目丰唇,庄严具足,眉间有一丛白毫。头发呈螺旋状小卷,高耸至头顶顶髻及宝珠顶。尤为难得的是,这尊释迦摩尼佛为合金黄铜与红铜分铸而成,用红铜材质来塑造佛陀身披红色袈裟,而用合金黄铜塑造裸露在外的肢体部分,胸口、手足及双耳缀以泥金,融合的天衣无缝,相得益彰,无论是从工艺难度还是美学设计角度都十分珍稀。整尊造像精致入微,一气呵成,流畅磊落,特别是袈裟周身镶嵌卷草纹部分更是精雕细琢,难能可贵。17 至18 世纪,格鲁派在西藏取得统治地位,清宫对藏传佛教青睐有加,亦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使之成为藏传佛教艺术的最后一个高潮。 17 世纪五世达赖执政时期,便汇集了各地名匠以满足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处铸造佛像之需,在布达拉宫脚下建立了官方管辖的手工艺团体作坊,并取名为“堆觉白其”造像工厂。《七世达赖喇嘛传》中记载:“是年,派专人去尼泊尔造像,并于布达拉宫附近设立清净造像场,造出佛菩萨、上师、本尊、护法镀金铜像大型的八尊,小型的二十尊,各种大小响铜像一百九十尊,并绘制各种上师。本尊、佛菩萨、护法以及佛陀本生、十地、宗喀巴十事、喇嘛的本生故事等布画、卷轴画共计五百一十幅,均予开光。”此处为雪堆白(SholdoPalgang)一名由来。 著名旅德藏学家扎雅·诺丹西绕活佛在其著作《西藏佛教艺术》一书中提到的藏中艺术杰出代表——多觉边肯造像工场即指雪堆白。由此可见,在17-18 世纪,雪堆白即为西藏地区最具权威及重要性的官方造像工厂。
“雪堆白”金铜造像的铸造材料使用掺有紫铜的铜合金,承袭东北印度帕拉遗风,早期采用尼泊尔工匠赐教,并曾派学徒前往尼泊尔培训相关铸造技能, 佛像的制作繁复奢华,大量镶嵌各色宝石。通过比对承德避暑山庄藏一尊舞立姿四壁空行母可看出,佛母身着天衣绸裙,裙子镶嵌花纹部分及双色铜分铸与本件作品异曲同工,因此本件作品与避暑山庄藏空行母应同属17 至18 世纪西藏中部雪堆白造代表之作。 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过几尊雪堆白造像,引起广泛关注,包括2015 年纽约佳士得秋拍一件17-18 世纪西藏红铜错嵌金银文殊菩萨像,造像整体造型精美,具有尼泊尔纽瓦尔工匠的艺术风格,菩萨周身饰以各色错金银纹饰,从工艺特色和精美程度上说与本件作品如出一辙,值得留意。 比照本件作品,同样具有浓重的尼泊尔纽瓦尔工匠的艺术特色,与2015 年纽约佳士得秋拍这件文殊菩萨类似,本件作品也应是由西藏雪堆白造像厂邀请尼泊尔工匠教授技法时所作,属于雪堆白造像的最早期代表作品。
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
14-15 世纪
西藏
铜鎏金
高: 28 厘米
RMB: 650,000-950,000
向·贡却贝
15-16 世纪
后藏
黄铜,嵌银、红铜
高: 20.8 厘米
RMB: 650,000-900,000
释迦牟尼
15 世纪
西藏
合金铜,嵌银、红铜
高: 34.5 厘米
RMB: 无底价
白度母
17 世纪
西藏(扎什伦布寺风格)
铜鎏金,银
高: 12.5 厘米
RMB: 400,000-600,000
弥勒菩萨及侍从
11 世纪
东北印度
合金铜
高: 16.7 厘米
RMB: 450,000-700,000
金刚萨埵
12 世纪
东北印度
合金铜,嵌银
高: 25.6 厘米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14033
RMB: 600,000-800,000
黄财神
13 世纪
西藏西部
合金黄铜
高: 24 厘米
RMB: 700,000-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