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温哥华重要书画展览暨秋拍作品公开征集

发布时间:2017-09-18 新闻

中国艺术之美超越文化的边界,打动世界心灵。从赵孟頫、曾纡到吴昌硕、齐白石,这些在中国艺术史留下深刻烙印的艺术大师,以其极其珍稀的重要作品为桥梁,传达中国艺术家对中国文化之美的自我解读。


贯穿中国宋代到近代的画坛巨擘——赵孟頫《心经》、曾纡《人事帖》、吴昌硕《花卉十二屏》、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等巨作将于10月4日至10月12日在温哥华保利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将是作为中国美术史上杰出艺术家之间的最近距离的对话,这些作品无论在体量,抑或是内容上都几臻完美,代表了艺术家毕生艺术追求的最高峰。此次共同现身保利,实乃意义非凡。


此次展览同时,北京保利拍卖书画专家将于10月5日至8日,进行秋拍艺术品公开征集,门类涵盖中国古代书画及近现代书画。

 

温哥华站
开幕时间:10月4日11:00am
展览时间:10月4日—10月12日
地点:温哥华保利艺术馆(Poly Culture Art Center #100-905 West Pender Street Vancouver,BC V6C 1L6)

 

公开征集
征集时间:10月5日—10月8日
征集门类: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
地点:温哥华保利艺术馆(Poly Culture Art Center #100-905 West Pender Street Vancouver,BC V6C 1L6)
咨询邮箱Email:polyusa@polyauction.com
咨询电话:650-455-6612/212-273-0822 
书画类联系人:靳小姐


 

(齐白石12条屏)
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
立轴  设色纸本
180x47cmx12
1925年作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纵180厘米,横47cm,形制划齐规一,白石老人创作于1925年,时年62岁,也是他“衰年变法”第四个年头里创作的山水作品,可以说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同时也是目前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山水十二条屏。白石老人目前存世的山水十二条屏,仅有二套,另一套是1932年齐白石为四川军长王缵绪所绘,现收藏在重庆博物馆,而此套山水十二条屏就成了民间收藏的惟一的一套,价值连城。据考,此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首次公开展出时间应为1954年4月,在“齐白石绘画展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首次露面。(注:此展览信息资料摘自纪录片《画家齐白石》,从视频中可看到第一、二、五、八、十一、十二开的展出情况。)随后,1958年1月1日至1月2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齐白石遗作展”(展览地址为:北京苏联展览馆文化馆)中将此十二条屏悉数展出。此后又多次展览著录,是件闻名天下、赫赫有名的齐白石画作。


根据画上题跋可知这套《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送给陈子林的贺寿礼。陈子林,是民国年间北京的名医,他是专门为国民党高官、北京缙绅、民国著名书画家、文人雅士看病的有名医生,如蔡元培、徐悲鸿、张大千、于非闇等人都请他为家人看病,陈子林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友情。建国后,此套白石老人《山水十二条屏》为郭秀仪购藏,郭秀仪是国民党上将黄琪翔的夫人,又是齐白石入室女弟子,以收藏齐白石作品最负盛名,数量多达百余幅。据郭秀仪之子黄向明回忆,此作曾经齐白石本人鉴定为真迹无疑。


(吴昌硕十二条屏)
吴昌硕 花卉十二屏
屏风  纸本水墨
1916年作
133.5×52.8cm×12

 

吴昌硕《花卉十二屏》创作的年代是1915年至1916年,正是吴昌硕艺术人生的高峰时期。这年他72岁,被推举为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长,《苦铁碎金》四册和《缶庐印存》四册又同年出版,之前他还当选为西泠印社的社长。可见当时正值艺术的颠峰。他在60岁时结识了日本艺术界的知名人物长尾甲,互为师友,因此在日本艺术圈中受到广泛关注。后在日本刊印《昌硕画存》(1912年), 日人白石鹿叟在上海主办了《吴昌硕个人画展》(1914年), 吴昌硕在60岁后日本艺术界影响日隆。


(赵孟頫)
赵孟頫   心经
水墨纸本  册页
尺寸不一

 

此赵孟頫《心经》册,点画、结字、章法无不源自二王,而超凡脱俗。布白疏朗有致,错落跳动。每列间距恰到好处,通篇通达贯气,又不致于离散。非常注重轻重、急徐的变化,同一列中,有的字粗拙浓重,有的字空灵纤柔,二者相互穿插,揖让,使布局富于变化和动感。结体遒劲姿媚,取势自由,纵横错落,大开大合。虽然字字独立,但牵丝映带灵动活脱,呼应关照,笔断意连。在相同字的处理上,绝不雷同,如第二开中的68字中,有11个“无”字。特别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一句,两组无字的重叠,通过入笔的角度、线条的粗细、笔画的简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达到字字不同。这与《兰亭》中的“之”字、《书谱》中的“乖”字有同工之妙。笔法纯熟自如,二王的用笔已经信手拈来。锐利的尖锋入笔、出笔,锋芒毕现,直逼兰亭。处处能感觉到人到中年时残留的锋芒。线条中气实足,提按、粗细变化较多,浓重的按笔,使其书法在兰亭跌宕喜悦的基础上,凭添一分庄重静穆。

 

(曾纡书法)
曾 纡草书与允直知县七哥札(人事帖)
册页 水墨纸本
32×40 cm

 

曾纡《人事帖》(亦称《草书与允直知县七哥札》)上有宋代收藏印“珍绘堂记”、清初至民国有著名鉴赏家宋荦、谢松洲、曾燠、王芑孙、江标、费念慈、张珩、张文魁等人收藏。清代曾纡後人曾燠的收藏印是“盱江曾氏珍藏书画印”,在现藏故宫博物院清代画家华冠画、张赐宁补图、王芑孙题记的《曾燠西溪渔隐图像》轴上,有其小传,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西城人,乾隆年间学者。曾纡的书法作品,传世尚有几件,一是在国宝级书画後面的跋语,为楷书,字体介於颜体楷字与柳体楷字之间,结体端庄秀润,下笔规范,如怀素《自叙帖》後面的曾纡题跋、李公麟《免胄图》和《五马图》後面的跋文等;二是尺牍,一是《草履帖》二页(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人法书》册页中)和本《人事帖》为行草类书法,其结字於法度中见奔腾之势,狂怪求理,有法又无法,对前人各有取法,又自成体势。《草履帖》与《人事帖》曾被认为“既不用法,亦不祈工,其神娓娓,意尽由止,亦造其妙。”的宋人行草书代表作品——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率意天真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