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冠中《富春江边》《喜鹊》

发布时间:2017-10-27 新闻

冠中

 

自2010年举办“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始,保利拍卖便与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作品结下不解之缘。在七年的时间里,保利拍卖不仅多次推出最高品质的吴冠中作品专场,同时众多先生不同时期之顶级佳作更是屡创高价,不断刷新全球吴冠中作品拍卖记录。此次秋拍,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再次推出吴冠中油画创作巅峰时期(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佳制两件,分别为《富春江边》(1963年)及《喜鹊》(1972年)。

 

吴冠中  富春江边
1963 年作
木板油画
61 × 46cm
签名:荼 六三
出版
《吴冠中全集 II》 P140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二)——来自全球华人珍藏》 P110 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1年版
《中国当代大家丝网版画系列 吴冠中》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4年版

 

富春江边》作于1963年,为吴冠中赴浙江富春江写生时所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对于四十余岁的吴冠中而言是其油画风景的成熟期。纵观吴冠中的风景画创作历程,最早可追溯至其三十年代的杭州艺专学习时期,那时画家就经常在景色如画的西湖边写生。这一个时期,吴冠中受恩师林风眠中西艺术融合理念的影响,开始尝试探索风景绘画的个人表达,但就语言及形态层面而言,尚未显示出革命性的变化。四十年代时,吴冠中赴巴黎求学并在杜拜、苏弗尔皮的工作室研修油画,期间画了大量的欧洲城市风景写生。此时,画家受到法国街道风景画家莫里斯·郁特里罗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风景画语言与一种强调构图灵动简洁,色调和谐自然,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风景画面貌。

 

《富春江边》 局部

 

《富春江边》 局部

 

《富春江边》 局部

 

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吴冠中的艺术探索方向主要着力于中西艺术的融合——通过油画与水墨画各自造型语言精华的结合来获得一种意外而生动的画面效果,这也为其风景画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独特性。从《富春江边》中便可以看出,无论水岸、树木均真实可辩,但同时又并非对于客观物像的完全模仿,而是将写生与写意结合起来,运用多角度透视造成错觉,通过想象式的布景造成一种中国山水画式的诗意。在大量的实践中,此时吴冠中的风景画理论也趋于成熟,他在六十年代初发表的《谈风景画》中阐述了一种自由组织画面的写生创作法——既不同于西方的写生创作法,也不同于中国画的记忆创作法,而是将两者综合,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不拘泥于物象本身,在写生中融入想象的因素。细察之,《富春江边》画面构图简约,在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的平远的视角中,一眼望去水面开阔,溪岸蜿蜒远去,船舶有的静静停靠,有的缓缓驶过,近景一些块状岩石散布在水边,两棵枯树枝杈伸展。画家运用大刀阔斧铺陈的块面——水面和溪岸分别构成青绿色的块面和白色的块面——分割画面,再用细笔描绘的树木枝条与块面形成反差,树木、岩石的灰色调与水面的绿色调、溪岸的白色调构成充音乐版韵律的三段式色彩结构,于是画面整体在块面与线条的对比中,在色彩的跳跃中,在虚实疏密的相互映衬中,传达出生动明快的画面节奏,可谓动静结合,浑然天成。

 

《富春江边》 局部

 

吴冠中 喜鹊
1972 年作
纸板油画
36 × 28 cm
签名:荼 七二
喜鹊 吴冠中 一九七二年 张仃同志惠正 一九八四年春节 荼 (背面)
出版
《吴冠中全集 II》 P175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二)——来自全球华人珍藏》 P112 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1年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年历程》 P7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7年版
展览
2017年 中国油画院10周年 2007-2017 中国油画院 / 北京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吴冠中因“批黑画”运动受到牵连,被下放至河北农村的农场劳动,度过了一段苦不堪言的岁月。画家也因此“机缘”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乡村生活,北方乡村中那些随处可见的普通之物后来都成为其重要的创作素材——简朴的农舍,崎岖的乡间小道,无名的土山岗,以及各种各样的植物与庄稼,这些有着乡土气息和野性之趣的景致深深吸引着吴冠中,成为他的风景画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这段时期,其风景画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写实,色彩朴素,感情浓郁。从创作于1972年的《喜鹊》中,我们便可一窥吴冠中此一阶段的艺术特点:尽管题材平凡,但视角独特,构图别致,空间的营构极为简约却富有想象力。

 

《喜鹊》 局部

 

作为吴冠中油画创作盛期的精心之作,《喜鹊》描绘了富于生趣的乡村一景。在构图上,艺术家巧妙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马远夏圭式的“一角半边”取景方法,全幅仅取村舍屋顶,树木的中段与树冠以及远山,并将高大的树木和轻灵的喜鹊作为主体,在空旷的画面中,造成一种大与小、动与静的灵动对比,而那只从树梢掠翅飞来的喜鹊恰好与视点平衡,顿时令画面趣味盎然。再细察之,树木造型优美,双株并立一荣一枯,一高一低,紧紧依偎。高者枝叶繁茂且缠绕着瀑布一般向下流流泄的青藤,层层叠叠,随风起舞。画家以中国山水画般的写意笔触,通过线条的交错与重叠,在粗细、疏密的相互映衬中表现出前者飞扬的姿态与缠绵的运动感。作为画眼的喜鹊则以黑色轻松点出,寥寥数笔即勾勒出对象轻盈的体态。纵观全幅,画家以天然巧思和真挚朴实的情感,为观者捕捉、定格了寻常生活中令人动容的平凡之美。

 

《喜鹊》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