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春拍重磅推介】“后八九”艺术先锋——张晓刚

发布时间:2018-05-24 新闻


艺术家 张晓刚


我企图去探寻一条包容着生与死的幽灵暗通道,一种来自于现实而又显现于幻觉中的‘心灵现实主义’。然而我们首先是通过可见的实体去感悟那不朽的存在;通过关注所处的现状体验,以内省和象征的方式,去探寻当代人的灵魂状态和心理特征。


——张晓刚



从“大家庭”系列开始,张晓刚将关于“失忆”与“记忆”的讨论,依托于“可见的实体”——即被人们珍视收藏的老照片之上,表达了艺术家对那段特定社会情境记忆的独特内心独白。创作于2002年的《大家庭》是“血缘-大家庭”系列的延续和变体;而《男孩1号》则以极瞩目的黄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是张晓刚一系列以“老照片”为模本的创作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件。





大家庭系列是张晓刚最成熟,也最具私密性的艺术系列。该系列以普通的家庭影像和社会集体影像合并的方式呈现出一部中国的时代变迁史。画中那些刻板的、脸谱化的肖像承载了个人与家庭都无法逃避的历史记忆,在一个泛黄的老照片式的有限空间内创造出一种凝固了时间的图式,同时表达了对于逝去时间的缅怀和对于永恒的迷恋。张晓刚显然希望在一个陈旧的历史图景中将变幻莫测的时光留驻,用平静而伤感的方式启发观者共同的集体记忆。文革时期的记忆无一不给经历过的人带来伤痕,这些映射出时代特征的群体性肖像无疑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历史的深度反省和内心独白。

张晓刚 大家庭

2002 年作
布面油画
159.4 × 199 cm
签名: 张晓刚 2002
估价:RMB 15,000,000 - 20,000,000


1950年代的中国家庭

张晓刚从1993年开始创作大家庭系列,其灵感来源于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中国人私藏的家庭老照片,以及中国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炭精素描画像。老照片中的人物总是有千篇一律的表情和一成不变的姿态,这对于承载了家庭记忆的纪念照而言似乎显得过于冷漠。而循规蹈矩和集体性的冷漠恰恰是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印象。


张晓刚 《全家福》 2002-2005年作 北京保利2017年秋季拍卖会 Lot4439 成交价:RMB 29,325,000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系列》2001年作 北京保利2009年春季拍卖会 Lot1271 成交价:RMB 16,800,000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 3号》 1995年作
成交价:RMB 74,418,000


张晓刚没有用摄影式的写实手法表现这一概念,他在写实性的艺术语言中融合了西方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理念,创造出一个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的心理空间,有着明显身份识别的人物更像是某种指涉历史的特殊符号。此外,画家还借鉴了月份牌及清末油画的部分绘画语言,令人物呈现出平滑、柔和的质感,仿佛笼罩在一层朦胧的光线中。大家庭系列充分显示出中国艺术在当代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即将西方艺术的形式传统成功地转化为个人的语言模式,用私人化的方式表达中国特殊时代的集体感受,将中国人内心的创伤与记忆用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娓娓道来。


张晓刚的家庭背景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熟悉的“革命干部”,这类家庭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早年革命与建设的旧照片。这些照片完全不同于更早之前的那些可以看到长袍马褂的旧影像——过分古老与久远。相反,从四十年代开始保留直至七十年代初期的老照片与或者的中国人——父母与子女——有着直接的情感与历史渊源,他们甚至共同度过了那些重要时期。

——吕澎


张晓刚 《大家庭》 2002年作


此幅《大家庭》作于2002年,画面表现为标准的三口之家的肖像模式,构图简洁,没有多余的布景与装饰。夫妻二人分坐两侧,孩子居中,三人皆身着毛泽东时代的典型服饰——千篇一律的白衬衫、中山装以及红领巾是那个年代举国统一的标准装束。再加上拘谨的姿态,严肃刻板的表情,“同一化”的时代特质不可抑制地流显而出。只不过,这种“同一”不再仅仅停留于表象的层面,而是更加深入到内里的核心。画家用一种灰暗的黑白色调对父母进行了褪色处理,而前方的少女则进行了敷色。这种有意的对比状态似乎出于一种对于时间的隐喻,暗示了父母的时代终将远去,而新的时代终将以色彩缤纷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大家庭》局部(一、二、三)

经由全家人脸上的紫色块状光斑的涂写,张晓刚开始植入了“自我”的烙印。这是对过去时光的指涉,同时,也是得以穿梭于过往与当下的时空隧道。 “记忆”与“实在”在张晓刚的笔下得以贯通,不仅仅是通由艺术家手绘而形成的虚幻和阴柔的冷漠感,同时还在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修辞。在此,“私密化”的家人图像于无形中聚合为一个时代的群体性肖像。而在张晓刚那里,作为纯粹“内向性”艺术家的期冀,促使他最终在这种“公共化形象”与自己的“个体独白”之间寻找到一种更具“陌生感”和“他异性”的视觉语言。从而,张晓刚营造出一种虚幻般的现实,这现实基于历史的图像文本,但同时又无不得益于对记忆的自我式修正。



张晓刚 男孩1号
2012 年作
布面油画
60 × 50 cm
签名:张晓刚 2012 (背面)
估价:RMB 1,400,000 - 2,400,000

出版
《BAZZAR 时尚芭莎ART——2周年纪念刊 张晓刚无声肖像专栏》 P108 时尚出品 2013年1月
《张晓刚 作品、文献与研究 1981 - 2014》 P835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6年版
展览
2012-2013年 北京之声:张晓刚 佩斯北京 / 北京


我觉得小画比大画还难,画不好就真成一张“小画”。大画不管怎样,都有尺寸能够撑得起来,小画画不好就显得小气、小品、拘谨,一系列问题就出来了。所以那几张小画我反复改了好多次。《男孩1号,2012》里小孩原来是在看一根手指。到布展的前一天半夜,我才决定改成看手相,这样动作好看,也有意思:一个长着大人脸的小孩在看自己的手。这幅画前前后后改了三次,以后用X光可以拍出来。


——张晓刚

当被问及其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在核心时,张晓刚曾指出:“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到底时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统一还是对抗?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是比较暧昧的关系?个人价值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我一直在探讨的主题,并且可能会一直存在于我的创作中。”
 
这样的艺术认知,无不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关。1958年张晓刚出生于昆明,本科时期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在校期间与他的同班同学,如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已经名震天下不同,此时的张晓刚如同一个旁观者,依然迷茫于艺术思想和个人风格的转变。随着个人的好学与悟性,通过一次德国之旅,他被里希特作品中那种虚幻且充满距离感与时间感的特质所深深吸引,逐渐形成了个人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某次回老家翻到的一些老照片给张晓刚带来了灵感,这些具有历史真实性的时代缩影,恰好符合了张晓刚一直苦苦寻找的认知表达——个人私密与公共标准之间,由此他开始了着手创作“大家庭”系列。从“大家庭”系列开始,张晓刚的人物创作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性格气质。正如“中国式家庭”是一个时代的“标准像”一样,画中的人物也仅是一个大众化的、带有符号性质的一个人。
 
《男孩1号》创作于2012年,身着白色细软衬衫和黑色马甲的男孩戴着精致的黑框眼睛,右手放于桌上,头微微右倾,双目紧紧盯着从桌上抬起来的手掌。巨大的单眼皮眼睛、鼻子与嘴,木讷甚至有些痴呆,人物所流露出的并非是怀着热忱的一份痴迷,而是茫然眼神与灵魂出窍的样子,在灰色背景,中显现出一种莫名的彷徨与幽思。


北京之声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