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本作前后面板
汇融众法 神韵超轶
——王时敏《仿古山水册》解析
王时敏出身于仕宦之家,祖父王锡爵是万历内阁首辅大臣。由于父亲王衡早逝,而他又是独子,自小就是和祖父生活在一起。《国朝画征录》记载,王锡爵极为喜爱这个孙子,专心培养他的“好古之心”。王时敏在董其昌和陈继儒等的辅导下,绘技大进。董其昌把他视为南宗画派的不二继承人,“可备传灯一宗,真源嫡派”。王时敏受祖荫出仕后担任尚宝丞和太常寺少卿等官,降清后作为明朝的遗民,退隐山野,专心绘事。他继承和扩大了南宗画派影响,发展了清代绘画的笔墨,创建了著名的娄东画派,成为当时艺术界不可撼动的泰斗,被视为清代正统画派的开山鼻祖。
此套为王时敏作《仿古山水册》八开,纸本设色,其中墨笔四开,设色四开。每开纵 44 厘米,横 28 厘米。系王季迁先生旧藏,1986年由徐邦达先生鉴定此作并留有照片资料,在八张照片背面分别签署了:“(清初)王时敏山水册,真迹,徐邦达”字样,由此可见,这是一件深受徐邦达先生重视和认可的王时敏作品。
该图册在整体面貌上,笔墨技法多样,摹古功夫极深,有仿董北苑浑厚滋润的,赵伯驹青绿重彩的,赵令穰清丽雅致的,有取赵孟頫温润典雅的,黄公望松秀清润的,有学倪瓒疏简峭劲的,亦有学吴镇淋漓浑厚的,传诸家之风神。这些面貌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表现了他追求古意和笔墨情趣的审美观。
本套《仿古山水册》虽未署年款,但根据后文图析,此作的创作年代当为烟客六十岁前后绘制,据有关学者研究,根据烟客生平经历、画学道路和存世作品风格,把他的艺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四十九岁以前,自出生至辞官归里期间;中期四十九至七十岁,隐居乡里至七十大寿后;晚期七十一岁至八十九岁逝世。此册当属他的绘画艺术的中期,此时期他大量仿作,求形、韵、神俱备,同时也不废诸家,亦由形达神,真正做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本套《仿古山水册》,一笔一点,皆格守法度,精谨严整,形神兼备,尤其仿“三赵”的三帧青绿设色作品,在众多墨笔画页中更显清丽典雅。“三赵”本未列入“南宗”,赵令穰还属“北宗”,然董其昌是另眼相看这三家的,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到,画柳要师赵千里(伯驹),画平远师赵大年(令穰)、树用子昂(赵孟頫)法,尤赞赏赵孟頫为“元人冠冕”、“赵于古法中,以高华工丽为元画之冠”、“湖州一派,真画学所宗也。”因此王时敏临仿“三赵”,是遵师之。上海博物馆藏有王时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册》其中有一帧,是烟客明显仿赵孟頫风格而来的作品,这件作品与本册仿赵孟頫此帧技法、图式十分近似,如在渲染上均用了清丽雅致的小青绿手法绘制,两者在点苔技法上都同用了圆点、米点表现,在树的绘制上姿态、点叶均一致,尤其是在山脚土坡、碎石的绘制刻画上,手法高度相近。这些信息,为我们提供了王时敏临仿赵孟頫青绿山水的面貌样式。
左:上、下《仿古山水册》(局部);
右:上、下《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上海博物馆藏(局部)「红箭头表示相同之处」
“三赵”中的仿赵令穰与存世的美国波士顿美
术馆藏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卷》比较,景致极似卷末稍前一段,柔润的笔法、淡雅的设色亦相仿佛;但此帧中相比赵令穰原本上,小路更显蜿蜒崎岖,树木更显姿态纵横,柳叶动态更显轻盈,草、荷叶,姿态参差错落,墨色淡与浓变化结合运用极为精妙,这即是王时敏掺入了自身的画法,已将古代典范所创立的“古法”吸纳并转化为了“我法”。不仅是王时敏,“四王”中王鉴也旧临过此帧,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山水清音图册》,其中就有仿《湖庄清夏图卷》图意一帧,其柳树的画法与王时敏此册中,柳叶的处理方式极其相同,都呈“八”字状分开,且呈随风飘动状。(见下图比对)
左图:王鉴《山水清音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右图: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三赵”中仿赵伯驹此帧,勾勒少皴和浓丽青绿设色的画法,甚得宋人遗韵,尤其是点苔,主要用嵌色点,是传统青绿、金碧山水的一种点苔方式,在宋赵昌《岁朝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元钱选《山居图》均采用这种点苔。这非常符合和尊重烟客临仿赵伯驹的绘画特征。
左图: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右图:《秋山白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本册仿黄子久两帧,是鉴定本册的重要突破口,因王时敏在艺术中期痴迷于黄公望,此时期存世作品较多,可一窥其渐变过程,如:崇祯十五年(1642 年)《仿大痴山水轴》、顺治五年(1648 年)《仿黄公望山水轴》、顺治六年《仿黄公望山水轴》、《仿子久山水卷》(均上海博物馆藏),《秋山白云图轴》、顺治十八年《松壑高士图轴》、顺治十五年《山水轴》(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部分是主宗黄公望的画法,可以帮助我们对比风格,进行判断。
左图:上、下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右图:上、下《秋山白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左:上、下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右:上、下《秋山白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我们以王时敏顺治六年(1649 年)五十八岁时的《秋山白云图轴》为例,因其是一件典型的仿黄之作,徐邦达在《古画伪讹考辩》中称此册:“用笔比较圆厚苍润…. 乙丑王时敏五十八岁,此是中年代表作品”,该册在风格面貌与创作时间上都也本册仿黄公望设色一帧极为相似。(见上图)
两册均是三段式高远构图、圆浑山形、峰顶平台、长披麻皴,以及浅绎设色,均源自黄公望,中段白云,主峰、远山、房屋、近景树石均所用刻画手法一致,以米氏的横点皴来表现雨后秋山和细密的淡墨湿笔来描绘西田别墅之隐居环境,两幅绘画特征、运用技法如出一辙。仿倪高士,仿董源等帧中“干笔皴擦”、“破墨用笔”、“开放式轮廓线”烟客一人所独创的技法大胆广泛的运用,不再像从前谨守各家面貌,而是鲜明地形成了自我风格。实际这套册页是一个标志,是他最终走出古人走向独立,自己风格的真正成熟。
另有一册徐邦达先生心爱的旧藏之物,王时敏《仿宋元山水》十帧(后简称“徐藏本”),该册于 2017年艺术品市场以 1.6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了目前王时敏字画的最高记录。这件临仿宋元山水的作品为顺治四年(1647 年)所作,时年王时敏 56 岁。该册的题款中有许多字形都与本册《仿古山水册》题款字形高度相似,以上是两册中的集字比对,落款的细节及用笔习惯均用红圈标出。
通过《仿古山水册》与《仿宋元山水十帧》的对比发现:
▲“仿”字在“方”的“折弯钩”处,几乎是和左边“撇”相连或者封口,“亻”上部的“撇”入笔皆为出峰,“攵”的起笔“丿”呈“钩”状,最后收笔“捺”用笔肥厚,亦有如匠刀之状。
▲“梅”字在部首“木”起笔处,均略微上翘,在“每”上部“折弯钩”处也都有勾挑的动作,中间的“十”入锋、出锋细节完全相同。
▲“道”字部首“辶”连笔两者一致,“首”两者的连笔也完全相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中间第二道“一”的连笔,也完全一致。这点即是作者的用笔习惯,是作伪者刻意临摹不了的。
▲还有“倪”、“高”、“黄”、“士”等,在字形的间架结构上、字与字之间的连带上、字群的组合上、用笔习惯上,两者都完全稳合,可断定为一人所书。
以上为《仿古山水册》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取印比对 :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 王时敏》印章第“10”、“13”、“17”、“24”、“27”
枚与本作烟客私印经比对测量,两者完全稳合。在第“24”枚印上,出现一件非常有趣的情况,由于作者钤盖不慎,把一枚“烟客”(朱文印)打成了倒印,而后又重新修改钤上了这枚“王时敏”(白文印)。这个细节的发现也足以说明若伪造者作伪不会这么麻烦去处理这个细节。
无独有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王时敏六十一岁为其女婿吴世睿作《摹古山水》(后简称“故宫本”)十二开,开首为张廷济隶书题: “王逊之奉常摹古画册”。内有王时敏临仿董源、巨然、米芾、赵令穰、赵伯驹、赵子昂、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诸家。另有自题一开,清末吴大澂后跋一开。与本件王时敏《仿古山水册》(后简称“保利本”)其中八开在内容形式上大同小异。这套“故宫本”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以及庞莱臣《虚斋名画录》,最早著录见于晚清藏书家蒋光煦《别下斋书画録》卷二。有其八子王掞、晚清庞莱臣递藏。对比两套作品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故宫本”比“保利本”多出了仿巨然、米芾、赵子昂、王蒙四开,自题一开,并署有王时敏题款及具体创作年代。
▲第二,“故宫本”其中仿董北苑、巨然、赵伯驹、赵令穰、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八帧从构图上、题款上都与“保利本”十分相仿,连两册的尺幅上也几乎一致。(注:“故宫本”尺寸:纵 44.6 厘米,横 29.6 厘米;“保
利本”尺寸:纵 44 厘米,横 28 厘米)。
▲第三,两册一前一后均被徐邦达先生定为真迹,“保利本”在启功、傅熹年于 90 年代受他人之托,访美拜访王季迁时所见,一致鉴定为真迹!并评语为“佳”。
▲第四,“保利本”在建筑,树石,技法等细节的表现与“故宫本”有非常大的区别。(见以下图文比对)
一、仿赵令穰(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上、下 “保利本”
右:上、下“故宫本”
上: “保利本”
下:“故宫本”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二、仿赵伯驹(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溪山亭子图》浙江省博物馆藏(参考图)
右:《仿黄公望浮峦暖翠图》青岛市博物馆藏(参考图)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三、仿赵孟頫(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中图“故宫本”
右:《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六》上海博物馆藏(参考图)
左上:“保利本”
右上:“故宫本”
左下:《山水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参考图)
右下:《为奉山作山水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参考图)
四、仿巨然、北苑(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五、仿黄子久(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六、仿梅道人(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七、仿黄子久(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八、仿倪瓒(不同之处均用红箭头标出):
左:“保利本”
右:“故宫本”
“故宫本”题款的创作时间是“壬辰年”,烟客 61 岁。“徐藏本”题款的创作时间是“丁亥”,烟客 56 岁。故宫博物院藏《秋山白云图轴》烟客 58 岁,我们可对“保利本”的创作年代进行一些推断,“保利本”的创作年代当是在王时敏 60 岁左右,是其中到晚期的融古创今之作。
本册曾是王季迁先生的藏品,王季迁是旅居纽约的知名收藏家,集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及学者于一身,是鉴定家吴湖帆先生的高足,他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其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王季迁古画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宋元、明“吴门画派”、董其昌、清四僧、“四王”、吴、恽的作品。如北京故宫镇宫三宝之一北宋郭熙的《早春图》轴即为他的旧藏,另有董源《溪岸图》、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李公麟《孝经图卷》、郭熙《秋山行旅图》、米友仁《云山图卷》、马和之《诗经图卷》、赵孟坚《水仙图卷》、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卷》、王翚《仿云林山水图》、《太行山色图卷》等等,王季迁一生究竟收藏或经手过多少中国历代法书名画?根据有关资料予以大致的推测或估算,应该在一千五百至二千件(套)左右。许多均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煊赫名迹或传世孤迹。在 90 年代初,启功、傅熹年受他人之托访美拜访王季迁,所见此册,经细审,一致鉴定为真迹!并评语为“佳”。
“保利本”在“故宫本”之后出现,巧合的是,两件作品都曾被我国鉴定宗师徐邦达先生鉴定,1986 年先生徐邦达先生见到了“保利本”,拍摄了照片当作研究资料,在八张照片背面分别签署了:“(清初)王时敏山水册,真迹,徐邦达”。如今徐先生已作古,令我们痛惜失去了这位鉴坛泰斗的同时也无从得知这两件作品的鉴定因由。但徐先生能逐张的签署自己的鉴定意见,本身就是对“保利本”最大的认可!
清初四王传世作品,以烟客最为少见,且多庋藏于国家文博机构,散落民间几如星凤。如此,煌煌八开大册,且品相完好如斯者,易实属难能。王季迁旧藏,徐邦达、启功、傅熹年等鉴定前辈推为真迹,其非寻常泛泛之作可知!或许这件作品将是现存于民间媲美馆藏之中王时敏最为精彩的一件作品,值得我们的重视与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