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年 ( 1916-1995 ) 玉兰花开
1976 年作
工笔墨彩
112 × 234 cm
钤印:祝大年印
出版
《祝大年美术作品》 P10 中国美术馆 1994年版
《祝大年画集》封面、封底 & P88-89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6年版
《光明日报·艳花高树——重彩画家祝大年》专版 2006年11月19日
《祝大年绘画作品集》封面、封底 & P23 百雅轩798艺术中心 2011年版
《森林之歌——祝大年的绘画艺术》 P20-21 国家大剧院 2011年版
《祝大年绘画作品集》 P54-55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
《大美不言——祝大年绘画作品展》 P22-23 浙江美术馆 2012年版
《大年百年——纪念祝大年百岁诞辰作品集》封面 & P136-137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年版
展览
1994年祝大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 北京
2006年祝大年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 北京
2011年玉兰花开——祝大年绘画作品回顾展百雅轩 / 北京
2011年森林之歌——祝大年的绘画艺术展国家大剧院 / 北京
2012年艳花高树——祝大年艺术展苏州博物馆 / 苏州
2012年祝大年工笔重彩画展云南省博物馆 / 昆明
2012年大美不言——祝大年绘画作品展浙江美术馆 / 杭州
2012年祝大年画展诸暨博物馆 / 绍兴
2016年大年百年——纪念祝大年百岁诞辰艺术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京
2017年丹青引——祝大年画展北京刘人岛艺术中心 / 北京
RMB 10,000,000 - 15,000,000
部分出版物封面
祝大年是中国现代工笔重彩绘画、壁画和现代陶艺的开拓者,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他为首都机场创作的《森林之歌》、为北京饭店创作的《玉兰花开》都是中国壁画史上的杰作。中国工笔重彩画源远流长,因其细密工整的形式,绚丽斑斓的色彩和雅俗共赏的特性而广受欢迎。从大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下发展出一个新的画种,即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引入西方抽象艺术的构成性,以独特的肌理交织的美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其中于非闇、田世光、祝大年都是现代重彩画的开创者,虽然祝大年的名声不如前者响亮,但他在艺术语言上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他的学生丁绍光曾评价:“祝大年教授是中国现代重彩画最伟大的拓荒者”。吴冠中也对其艺术推崇备至,称:“中国有个祝大年,艳花高树,独一无二。”
1973年,长江写生途中,祝大年与袁运甫、吴冠中、黄永玉、张梅溪在黄山
祝大年的工笔重彩画继承了汉唐传统,也融合了时代的其他元素,这与他的艺术经历有关系。祝大年早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专学习,后来赴东京帝国美专攻读陶瓷美术,并长期从事陶瓷设计和工艺美术教学工作,1957年后他因错划为右派而中断了陶瓷制作,在六十年代以后主要从事工笔重彩的创作。在他的艺术生涯前期,他的两位老师林风眠和吴大羽都启发了他,林风眠丰富的表现性色彩,吴大羽艺术中的强烈色调和抽象的形式都对他产生了影响。同时他也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使作品形成一种浓郁的装饰性风格。他还从陶瓷的装饰纹饰上吸取灵感,将陶瓷的鲜明光亮、协调平衡的特色融入到工笔重彩中。祝大年在作品中融合了工业美术和民间艺术的设计风格,这使他的艺术有一种雅俗共赏的东方格调,浓丽而不媚俗,秩序工整而又有轻快的情趣,独特的构图、造型与色彩予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美感,在二十世纪的工笔画领域独树一帜。
祝大年在《玉兰花开》前
此幅《玉兰花开》作于1976年,这个阶段是祝大年艺术风格的成熟期。花卉是祝大年一生都情有独钟的题材,尤其圣洁的玉兰,可能是画家在苦难环境中的一种自喻。画面构图简洁,层次丰富,疏落有致,目光穿过近景的玉兰树枝,可以看到湖面平整如镜,远处树木葱郁,群峰耸立。画面取景和单点透视的视角都来源于西方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很少选择大部分遮蔽的近景),但玉兰盛放,山水环绕所渲染出的诗意又是属于中国画的,令人在生机盎然的环境和鲜艳的色彩中反而体味到淡泊之意。画中大片的玉兰花繁密洁白,摇曳生姿,华丽而不失质朴之美,玉兰的描绘如同陶瓷上的白釉,表面有莹白之光,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尤其清雅,画家赋予其一种情感张力,表现出人生理想的高洁和生命存在的执着。
《玉兰花开》 局部(1)
《玉兰花开》 局部(2)
艳花高树丨重彩画家祝大年
——吴冠中
寒不可衣、饥不可餐的文艺,一向抛在生活的边缘。但今天生活富裕起来,眼界扩大了,人民对文艺审美的享受提高文艺有了出路。遗憾,文艺面貌老一套,抄袭,为了挣钱,伪劣假冒泛滥,认真的文艺作家变质了,消失了?文艺垃圾充市,国耻。于是官方和民间一致呼吁创新,于是自诩创新者处处献丑。似乎,美盲控制、不辨美丑的现象随处可见。偏偏就居住其间。民以食为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造福人类,人人欢呼。不辨美丑者照常吃袁隆平的稻米,有愧。当然也想在自己的艺品中搞杂交,中西融合,南北尽收…但艺术是苗是树,日夜艰难地成长,绝非瞬间变脸的“杂耍”者。
看祝大年彩画展,令我吃惊。他绘写——不如说塑造了一簇簇向日葵、百合花、芍药、大理菊……花靠媚态求生,正多人间女子,而祝大年的花全无媚态。作者一笔一画勾勒出每一个瓣,瓣上的转折倾斜,树叶的伸展卷缩,似乎都有关民情,他丝毫不肯放松,怕丧失了职守。“一枝一叶总关情”,祝大年虽低于郑板桥的芝麻官,却同郑板桥一般关注一枝这何尝不是牵连着民间疾苦的一枝一叶,作者质量的一枝一叶。
犹如袁隆平,祝大年获益于艺术品种的杂交,他层层染色,极尽花卉华丽之能事,但这华丽展现的并非轻盈可掬,令欢乐中感受愁思。朴实之美,苦涩之美,人生之大美,生命终极之回归。花如是,苍松更曲腰驼背,背负人世之重;高天,寰宇无边,人兮人兮奈若何。祝大年的画饱满厚重,繁花密叶,如贺节日,黄钟大吕震耳,是喜是哀,读者心存迷惘。我一向认为精微未必能致广大,必须在致广大的前提下尽精微,祝大年的画却尽精微而致广大,凭宽广的怀抱,坚强的毅力,成竹在胸。他有些画失败了,最后未达到致广大的成效,或成效不佳,但他在创作的长征之途,从不动摇,永远信心十足地一步一步攀爬不止,每次战役,他不考虑失败,不见黄河心不死,舍身投艺。这样执着的艺术战士,今日难找,祝大年去矣!
祝大年画花,却厌恶拈花惹草,他想表现的是宇宙精神。他在首都机场留下了巨幅壁画《森林之歌》,宽银幕式展开西双版纳的榕树之族,民族的花园,令看画的观众顿觉自己缩小了许多,艺术大于生命。他的《玉兰花开》繁花竞放,如满天星斗,笼罩大千世界,几只黄莺隐于花丛,生命卫护了生命。细看一花一蕾,笔笔铁画银钩,真真切切口吐鲜血!抛却一波三折,漠视泼墨、飞白。顽强的祝大年跨越了传统,他是传统的强者,徐煕、黄荃、吕纪均无缘见祝大年,若天赐一面,古代的大师们当会低头刮目而视。他们更将惊呼这个画民间大俗的画家,应登中华民族的大雅之堂。精选其优秀之作巡展世界,其独特之美、质朴之美、原创之美及长歌当哭之情愫,当难有伦比。苦难的中华民族生养了一个苦难的祝大年,苦难的祝大年偏偏以艳花高树来象征苦难的辉煌。祝大年去矣,后继者嚷嚷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又有几个吃得了祝大年的苦?祝大年从日出工作到日落,从日落画到掌灯。一意孤行,不求闻达,不自我标榜。他以身家性命创造了今天人们望尘莫及的最新作品,人们已只能泪眼相送他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