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尽染——李可染画作撷萃

发布时间:2019-05-11 新闻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342.jpg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的国画大师,曾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得前者“墨线”、“墨块”,后者“积墨”、“渍墨”之诀,丰富了传统技法的表现力,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大气磅礴,别具一格,震撼人心,在近百年中国画坛,可染先生是一座高峰,令人仰止。历经半载的寰宇征集,我们获得诸多资深藏家朋友提供的数件李可染精彩画作,现选取七件,藉此集中呈现李可染一生所做的中国画探索。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347.jpg

李可染 元气淋漓障犹湿

镜心 水墨纸本

92×54.9 cm

1989年作

著录:《名家翰墨25》,第118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1年3月,Lot110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351.jpg

李可染 元气淋漓障犹湿 局部1


80年代是李可染绘画艺术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候的作品已脱出实景,更重写意,笔墨混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此时的李可染突然深刻领悟到水墨难以言说的东方神韵,从用摆笔小心谨慎层层积墨中脱网而出,以汪洋纵肆的泼墨,画出了一批惊心动魄的水墨杰作。1989年所绘《元气淋漓障犹湿》便是李可染进行泼墨山水探索的重要代表画作。  

画中题识:「元气淋漓幛犹湿,真宰上诉神应泣。」为杜甫名句。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355.jpg

李可染 元气淋漓障犹湿 局部2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359.jpg

李可染 元气淋漓障犹湿 局部3


山峦峻厚,林木蓊郁,云烟环绕。主体山川高大巍峨,顶天立地,山石的外轮廓呈几何状,层层推远;山左侧沐浴于光照中,右侧则处于阴影里,山下的树木以重墨画出,与山峦的阴影处连成一片;左侧蜿蜒云气,山瀑飞流跌宕间,一拱桥横跨,一人撑伞沉浸在观览中。整幅以泼墨法画出,山的背阴面是最浓重之处,山受光面、云气是亮处,但并不突兀,水墨泼溅飞动,一片混沌,而树林、山脉走势、远处峰峦通过细致的用笔强化,更显生机。「黑与白」的强烈冲突,山阳面同阴面的映衬,混沌飞动与凝练苍劲感最终统一在整体的色调中。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03.jpg

李可染 漓江

立轴 设色纸本

84×49 cm

1963年作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第230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漓江」是李可染先生经常入画的题材,也是先生「采一炼十」的例证。他往往掌握几项基本构图,反复提炼修改,画出同中存异的不同版本。这也是他苦学钻研、探索不辍的反映。

此画中群山序列,犬牙高低,参差交错,随水道曲折迂回,层层推进,由近至远。山以浓墨重色写成,块面厚实稳重,有如盆景假山般一座座布置于画面中。水道穿插,留白形成水面,靠山边缘以淡墨晕染出倒影,从深浓墨色过渡到留白,色调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重的体积感,取得视觉上协调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08.jpg

李可染 漓江 局部1


可染先生在题识中说,这幅画的构图是运用传统「以大观小法」,也就是消减远近透视大小差别,人为地扩展境界,将漓江山水的奇秀蕴籍,不同角度山势的深远高远,用艺术家的「心游」共冶一炉。所谓「人在漓江边上,终不得见此景也。」艺术家以无限的自由描绘的不是眼中之景,而是心中之境。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12.jpg

李可染 漓江 局部2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15.jpg

李可染 漓江 局部3


李可染笔下的桂林山水时时空叠加起来的印象,是俯仰周览,前顾后瞻的综合结果,无限丰富的物象对审美主体唤起层叠的感情波澜,情与景会,生成意境,促起创作激情。这些作品明显地表现出李可染艺术新的成熟,已是水到渠成地跨入创作上一个新的阶段。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19.jpg

李可染 乱山丛中百丈泉

镜心 设色纸本

69×45 cm

1989年作

展览:“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红色经典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

著录:《可染墨韵之<千岩竞秀>精品》,图版16,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

说明:此幅作品原藏家1989年购于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原为西武百货筹办李氏展览中的一件展品。藏家初见此作,甚为喜爱,当即购入,收藏至今已近二十年矣。


《乱山丛中百丈泉》绘于1989年,即李可染逝世之年,是他生命最后的作品之一。是年,他还创作出《巍巍万重山》、《万山重叠一江曲》等压卷之作,画家以八十二岁高龄,仍怀抱「白发学童」勤力苦学的态度,欲穷究大自然的山水变化,为祖国山河立传。此作画幅虽不宏阔,却包罗千岩万壑,在磅礡的气象中,蕴含着温暖的情调,笔墨运化近乎自由之境,堪称其暮岁力作。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24.jpg

李可染 乱山丛中百丈泉 局部1


百丈泉为黄山胜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题咏挥毫。1954年,李可染与张仃等人赴黄山写生,饱览黄山烟霞,期间写生稿盈箧,所历之景自然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题材。画作描绘夕阳余晖中的黄山胜境,恢弘苍茫,矗立的群峰笼罩在一派伦勃朗式的光影之中,空间层次丰富且整体感强烈。画面构图饱满,高峻连亘的山岭几乎充塞满画幅,天留得极小,又为题识占据。画家采用远景平视的取景角度,由下而上、自近及远的逐层布置物象,引导观者的视线循山麓逐级攀升,进而推延至无垠的远方,重峦叠嶂,尽收眼底。山脚下三株奇松,高低错落,枝桠倚斜向右侧,指向旁边的缘山小径,沿路而上,是一方平台,五六个游人伫立在上方,遥望对面倒挂绝壁的百丈飞泉,泉水一波三折,坠入深谷,化作一汪清潭,蒸腾起氤氲的水汽。在危崖重嶂中,观瀑的游人显得尤为渺小,与山峦形成悬殊对比,更突出山之巍峨,瀑布气势非凡。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28.jpg

李可染 乱山丛中百丈泉 局部2


此作山峦用积墨法画成,经多次打湿纸面,层层加墨,反复皴擦后,显得朦胧模糊,笔隐于墨中,墨揉入纸里,画面上仍留存的纸毛即是十数次积墨皴擦的明证。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33.jpg

李可染 乱山丛中百丈泉 局部3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36.jpg

李可染 乱山丛中百丈泉 局部4


据称李可染晚年作画用的是乾隆时宫中旧墨,最易发墨见笔,加之此作纸张皮性又重,故益显苍茫浑穆。远山以浅赭加墨,调入淡淡花青,用笔锋挤压水分入纸,故边缘有水痕,造成朦茸之感,似有云海翻腾,气象万千。峰峦边缘的侧逆光,如山脊受光处与背阴处,近山与远山,细节处理十分讲究,层次变化丰富而微妙。山中小径、平台、瀑布、水潭等处的留白,使画面在深重的墨韵中得以气息通透。山石的厚重与瀑布的轻灵、夕阳的光辉在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40.jpg

李可染 颐和园小景

镜心 设色纸本

52×44.5 cm

著录:《散珍集成·李可染特展作品集》第9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1959年春,时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副教授的李可染带领国画系学生到颐和园写生教学。这种现场教学给同学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幅《颐和园小景》就是他以最大功力打出传统的写生之作,画面表达上,画家吸收了西方印象派「色彩」与「光」的关系,来处理画面的整体感。另外,他将西方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特色与中国画的笔墨相融合,整体画面设色温润,绿意盎然,画家敏锐地抓住了颐和园玉带桥周围景色的特点,通过对疏密相间的树的刻画表现出清静幽深的境界,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虚实得当,玉带桥上的人群和桥下的船只打破画面的静谧,静中有动更显出画面的宁静,从而使李可染的写生面貌有了新的改观,艺术风格逐步走向成熟。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44.jpg

李可染 喜迎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59.5×46 cm

1983年作

说明:此作品经李小可鉴定为真迹,已收录到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官方网站中的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编号为:LKRAF-C-00749。


作于1983年的《喜迎春图》正是李可染晚年风格的典型代表,花枝与牧童和牧牛看似信然于纸面实则布局精密:近景牧童跪于牛背,面朝画里,双手执繮,动作灵动;牛头微扬,神态闲静,走势灵动怡然,动势上与牧童向左,赋予节奏。墨色淋漓,层次丰富,但笔触含蓄,笔法沈稳,契合了水牛的个性特征;画面中景的花枝疏密有致,先用浓墨枯笔体现出树干蜿蜒,用笔苍劲老辣,再用淡墨湿笔描绘纵深精致,形成远景,空间错落,极富纵深;花朵不求形似,只以笔锋轻点,胜似闲庭信步,却将含苞待放的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48.jpg

李可染 暮韵图

镜心 设色纸本

69×45 cm


宽宽的树杈间,一牧童赤身半躺于其间,悠然自在地吹着竹笛、笛声似乎穿透了层层山林,直抵人心。牧童下方的树杈上,挂着他的小斗笠;斗笠底下,扔着两只草鞋。如此有生活情趣的构图,不由得让人怀疑,画家是不是正坐在对面小憩呢?他看到这个牧童,喂饱了牛之后,来到这片树林,熟练地脱下斗笠,踹开两只草鞋,麻利地爬上树杈,从腰间拿出笛子,美美地吹了起来……沉睡的水牛以淡淡而柔软的笔触绘水牛的身体,脸部轮廓略加重墨色,牛角与眼睛则以浓墨细笔表现。


微信图片_20190515135455.jpg

李可染 山雨归牧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8×47 cm

1985年作


说明:此画为新加坡著名实业家萧娘水旧藏。萧娘水又名萧金题,新加坡著名实业家。喜好书画,富收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往来中国,得以与诸多画家结交,如李可染,黄胄、吴作人、亚明、何海霞、黄永玉、关良等。藏有诸多名家书画。

水牛悠然前行,牧童骑在牛背上,一手抓牧绳,一手执树枝作鞭,似乎还未从之前大雨骤至的慌乱中回神,雨止风收,水汽氤氲于山间。画中连绵山顶起伏跌宕处,尚见受光影响呈或明或暗,缝隙连接间,薄染出稍见蒙矓的烟霞,配以留白处理,只见岚气随风掠动,有生机流转不息之感。在造化安排的景致下,无人牛之别,两者似乎皆沉醉于大自然的变化中,这也是画家所表达的宁静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