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专场 先睹为快
古籍文献 写经金石
翰墨菁萃 西文经典
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金秋十月,古籍专场将推出“明清皇室所藏历代印鉴及齐白石等名家印蜕五千五百余枚”(Lot177),这些印蜕为国立北平古物馆时期明清皇室蒐集,与历代铜印、玉石宝章、齐白石等治近现代篆刻名品、竹木牙角石章等,总量达5500余枚。这些印蜕,均为古玺印直接钤印而得痕迹实物,纹理尽合,似蝉虫脱蜕。部分与文物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相对应。《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由罗福颐、故宫博物院古玺印选编组编著,收集战国至元明历代官私玺印645方,入选之作皆为故宫博物院藏品精华。此品具有重要收藏及学术研究价值,品相保存完好,印迹清晰,琳琅满目,可谓古代书画收藏鉴定之珍贵资料。
琳琅满目,漪欤盛哉!
齐白石 塞上秋风嘶战马
辽州之契
宜子孙
方寸之印 蕴含无限
每一个泥上鸿爪,往往有感人的故事;斑斑边款,也期待与你心心相印,换取共鸣。印下留痕,都诉说着印章主人的性情、生活与生命的点点滴滴,游走在即传统又现代的印章世界。此5500余枚古玺印蜕,时空跨距三千多年,琳琅满目,漪欤盛哉!
徐尊四灵印
吴三桂 分守汉兴道关防
印者 信也
印章的起源,最初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且有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后,商品交易日益频繁,印章就作为一种信用的凭证而出现。刘熙《释名》卷六《释书契》:“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古代印章多用于钤封泥,将印章蘸上印色盖在绢纸上是中世纪的事,直到南北朝才开始通行,用骑缝印加密防止移动。唐、宋以来,公私鉴藏书画,文人墨客常用印章代替签名,或于签名之下再加印章,既表示信用,也作为美观,这一时期印章的用途更为广泛,也为印章逐步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创造了客观条件。
中山王宝
右策宁州留后朱记
印章 历史
印章在世界范围内已有五千年历史,在西方的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均见印章使用,可是唯独在中国,印章不仅历三千年不衰,上登篆刻艺术巅峰、下普及民间印鉴,更外扩影响日本、韩国。在优雅的传统读书人的认知里,印章篆刻,早已与古诗、书法、绘画合为文人必备的四大素养。
古时印痕处处可见,且与汉字紧密结合,用各种材质作印身、以各式巧工制印钮、参各体书法写印文;融千古官制地理、姓氏人名、箴言吉语、诗文名句,以及生动图像,成为印面的丰富内容。文字源于图画,中国印章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初以生活周遭常见的黏土、硬石刻画,供复制纹样和记号,许多考古出土印章,可与早期陶器、铜器纹饰相证。后扩大取材于各类的铜、玉、牙、角、竹、木等。沿至明清,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和鸡血石则成为篆刻家治印的最爱,现如今我们常见的印章大致可分为几类。
生于商周的玺印,至春秋战国,随著政治的变动与商业的蓬勃, 徴信需求愈加迫切,所谓“苏秦佩六国相印”,古玺便是在此背景下大量产生了。精致的印型、巧设的印面布局,是战国古玺的特色。而奇诡的印文结构,正见证“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战国纷乱史话。
外司炉鍴
洀幽山金贞鍴
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之印
敬懿皇贵妃之宝
郑板桥 恨不得填漫了普天饥债
此五千五百余枚古玺印蜕,实为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含战国古玺、明清篆刻、文人书斋用印、齐白石等治闲章篆刻、肖形印、吉语印等多类印蜕,诸如“中山王宝”、“吴三桂分守汉兴道关防”、“辽州之契”、“右策宁州留后朱记”、“北元太尉之印”、“西夏首领印”、“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之印”、“宝蕴楼藏器”、“静懿皇贵妃之宝”等,珍贵异常,悉为珍宝。
北京保利拍卖15周年庆典,古籍文献将推出“明清皇室所藏历代印鉴及齐白石等名家印蜕五千五百余枚”(Lot177),请君期待,系列专题未完待续……
古籍文献 写经金石
翰墨菁萃 西文经典
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欢迎关注北京保利拍卖网络平台
欢迎关注北京保利拍卖抖音号
欢迎关注北京保利拍卖官方视频号
云征集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