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空前绝后 千古文章——齐白石顶级篆刻原石绝品首次惊现保利秋拍

发布时间:2009-10-11 新闻

齐白石,这位艺坛巨匠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赞叹。无论是在生前,还是过世后的半个世纪,他的艺术总是令人难忘,赏之不倦。2009年秋拍,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从美国征集到一批老人的顶级篆刻原石绝品,这些令我们叹为观止的铭心之作,又一次让人们窥视到大匠之门的宏伟篇章。名句、名刻之名印,凡数巨印,凡数十字,或百余字,朱文满工,精彩绝妙,为顶级篆刻市场的起航树立了标杆,可谓空前绝后。

一对满工朱文唐宋名句对章,凡一百一十六个字。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王安石的“杨柳春风绿岸,桃花落日红酣。三十六坡秋水,白头重到江南”。更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全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文句集唐宋大家之典范名句,清新可诵。这件集王勃、王安石、辛弃疾脍炙人口之句于印的对章,在老人印中,诠释出一种新的生命, 赏之触目惊心。两印全为朱文,小小印章中展示着名碑磅礴的气势,委婉的诗词之句又带入我们进入到一种清新的境界。这样的作品在老人的遗印中也应该是决无仅有的。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如王勃、王安石、辛弃疾,他们的经典千年传颂,白石老人择其名句入印,为我们留下了艺术史上的千古绝唱。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其诗文负名,最著名的为《滕王阁序》。

印文所取此两句不但是王勃名句,更是文学史上的传世名句。有评论以为此佳句非常精彩,余读后也有同感,故择以见录。首先,其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的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其次,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美不胜收。再次,巧化成句,别出新意。老人取此为对章之句,可谓用心良苦,又相得益彰。章法上,“与”字上紧下松,一字之巧为整印的舒展起了画龙点睛之功。 “孤鹜”的斜笔用得极妙,其与“齐”字中的平头斜笔相呼应。三字中的三个三角型的结构让人读来深感妙趣横生,真大家手笔也。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印句出自其绝句,老人喜之多次书之及刻之。其为又一实例。此面印每字的大小相近,似无奇特,但此印妙处在于的大量留白,舒展有致。观原印更是刀法毕现,令人惊叹。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是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印文所选的《清平乐·村居》正是所谓“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之词的典范之作。此印章法也是非常舒展。减笔字如:“小” 、“上” 、“草” 、“大” 、“中” 、“无”等等。在整印中时张、时驰,张驰有度而无定法,与印中其它的繁笔字交相辉映。

从篆刻本身而论,这批印章不但体现了齐白石印艺的最高水准,就是在篆刻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骇之作。

而在这次印章的拍卖中,另一件闪亮的明星就是他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印的精品。这件集老人四绝于一身的绝代之作尽显老人的出众才华,是至今为止最为精彩的,也应该是唯一存世的奇品。明代王世贞在品唐宋词中有“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功,令人色飞”之句。借来品评此印十分恰当,就微观而言,其四绝于一之奇、之功足以令千秋齐迷“魂绝,色飞”。就宏观而论,在整个近现代艺术史上,此作之一印之艳,令人魂绝;一画之功,令人色飞。

此印画刻于壬申(1932年),在六十年后的1992年钱君匋先生在为北堂书写“石迹耿千秋”之题跋时,观之此印时曾起身站立,叹曰:“六十年来喜相逢”大为称道其艺术之精绝。行文至此,握印于手,思绪万千。为得见这样的精品而拍案叫绝,以下分而述之。

其诗:全印之诗文源于三处,印面诗句“又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诗曰:“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这是老人在完成了整印后,感意犹未尽而加刻赠陆少翁的,既是他对陆的评介,又流露出对陆氏生活方式的向往。两面朱文则是得于宋代僧·志南的《七绝》:“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注释了其刻画的画意,可与刻画作联,也可作刻画的画外题跋。但此印的文字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老人的自作诗,为刻一面。白石自作诗见《白石诗草二集—卷四》中,自名《自题画山水》:“堤上垂杨绿对门,朝朝相见有烟痕。寄言桥上闲看者,羡汝斜阳江岸村”。但查《白石诗草二集—卷四》却发现《诗草》中将“堤上”错印为“堤岸”。“江岸村”印作“江上村”。 “岸” 、“上”错调,语意均矢。“堤上”作为诗句颇多,如欧阳修的《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即是,今见此印又为老人诗集作起了勘误之用。意义非凡。真石缘乎,诗缘也。

其书:四面文字拓出欣赏,犹如赏其书法,他的篆法与书体是并行同步发展的,此印篆法将他笔意钢劲、疏密自然、因势变化、巧中见拙的笔法特点呈现得淋漓尽致。将他“喜方硬”偏好的篆法也体现到了极致。是书篆合一,将书法从纸上风云变幻为石上风云的典范之作。

其画:如果讲诗中用“杖藜扶我过桥东”妙在意境,(读诗“杖藜”是作主语意似杖来“扶”着诗人,其实是诗人扶着丈藜,这样的反倒衬托给诗平添了一种意境,所以用得妙。)而齐翁刻画之妙则在于水的空灵和水鸟的黑体形成了对比和错落有致的动态。此画稿多见于老人的画中,而石刻之画则非常罕见。此应为孤本。

其印:刀法大气痛快,气度不凡。章法上奇妙无比,如:“古木阴中系短”之疏与“我过桥”之密对比强烈,“又得浮生半日闲”的章法更是直斜笔纵横交错。构成三角、大小方块、非正规型等等的组合,加上“半”、“闲”的大块留白,使人读来深感妙趣横生。

其款:也是唯一一件提及陆质雅与其刻画之关系,极具史料价值。释文曰:“求余石上刻画者寡也,衡若先生嗜余篆刻,能及此者,第一人也…..。”行文中对陆评价之高可谓不言而喻。

除此外,其它的印作也各有千秋,如“五湖烟霞”刊于旧坑虎皮青田石,这种石材在民国时就十分珍贵,目前更如吉光片羽,极为难得。此刊章法大气磅礴,印中文字或斜、或正、或连边、或增笔。四字交差有致,大小相间。刀法痛快。

“一夜吹香过石桥”则是在那么小的空间里,七个字排得恰到好处。真是难得。

老人为陆刻五言绝句印则是陆翁传世唯一一首诗且为齐翁所刻,意义非凡,尤在边款中老人以为 “余刊此印亦甚应手,白石不枉乃老手也,宝之。”足见此印之珍贵。

总之,拜观了他的这些精品让我感到震动,在这批名作现世之前,老人三百石印中的作品,一直被奉为最典范之印作。但今见其为陆氏精心定身量造之品,毫不夸张地讲与他的自用印比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甚至足可以令他的一部分自用印黯然失色。至少是在他的遗印中添加了耀眼的光芒。其中特别显示出老人篆刻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