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金璧双辉闪耀保利

发布时间:2011-05-09 新闻

 

 

张大千喜欢用金底或者金粉作画,他年轻时期擅作金璧山水,在盛年阶段他更适用至山水、人物等不同的题材,充分发挥了金色耀眼华丽的特质,此次保利拍卖重磅推出了其金碧系列代表—金璧双辉。

 

 

 

 

张大千·冯超然金璧双辉—华岳高秋·仕女

成扇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18×51 cm.

估价: 1,500,000-2,500,000

 

题识:

1.华岳高秋。仿阎右相西岭春云笔。似蛰庐老友教。爰。

2.百尺兼千尺,钦奇叹岳灵。人疑穿古井,身已驾云軿。斧凿仙游戏,猿猱穴杳冥。长吟追李白,高处摘飞星。岁丁丑六月二十一日晨,铁鸟九只掠屋瓦而过,产卵二十有奇落湖西,群情惊异!大千居士爰记。

钤印:

大千、张爰、三千大千、太华峰头作重九

背面:

余年未五十,目渐昏花,因之不作士女者久矣。今夏偶见玉壶画篷,戏拟大意,笔墨痴拙,殊觉愧汗。寄奉子林先生法家粲正。庚午六月,白鹤溪渔者冯超然并识。

钤印:嵩山居士

说明:上款人陈云诰(1877-1963),号蛰庐,河北易县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6年与郑诵先、张伯驹等人创立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任社长。

展览:

1.“河山万里——新金陵画派重要作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 术博物馆,2011年。

著录:

1.《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180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2.《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图146,保利艺术博物馆

赏析:

  这是极为罕见并具有史料价值的一柄成扇。张大千题跋中提及的“丁丑六月二十一日”即1937年7月28日,这是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对华北发动全面进攻、侵占北京的一天。也在同一天,当时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保卫北京的战斗中牺牲,成为中日八年战争中最早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张大千在题跋中十分生动地描述了当天所见:“丁丑六月二十一日晨,铁鸟九只,掠屋瓦而过,产卵二十有奇,落湖西,群情惊异!”这与《张大千年谱》中记载的“……是日晚(27日),颐和园住户基本逃光。最后只剩下先生(注:即张大千)一家和另一杨姓家……入夜后,忽听枪炮大作,两家四大六小急忙进入听鹂馆中大戏台下的地下室中躲避”完全相符。日军从28日凌晨开始试探进攻,到28日白天,佟麟阁的部队遭受到日军四十余架飞机的轮番轰炸,以及三千余人机械化部队的地面攻击,张大千的记录对这场战役提供了侧面的史料。

    题跋纪录了中国近现代史中最惨烈的一天,可画面“华岳高秋”之景却完全是另一番堂皇天地。1934年9月张大千初次游华山,随后出版摄影《华山画影》,次年10月再游华山,其后屡屡以此为题材,北方石山给了他表现山体错石结构最好的对象。《华岳高秋》金碧青绿设色,山岩充塞密实,以白云为呼吸,瀑布为血脉,以冷色的青山,突出中间暖色的山亭。设色除花青、石绿、赭石和白粉外,用金粉勾勒山骨,衬以金地,华美灿烂中有明俊清奇的美感。

    另面冯超然仕女虽自叹“笔墨痴拙”,其实也是灵秀之韵毕现。题跋与绘画,现实与理想,如此矛盾地共存在一柄小小扇钳中,昔人已去,历史与艺术却永远共存了下来,留给后人各种想象。

 

 

 

金璧双辉—巫峡清秋

镜心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87×48 cm.

估价待询

 

 

题识:

1.巫峡清秋。妾住长干近凤台,君行滟澦浪成堆,愁风愁水日千回。断雁不传云路信,寒雅自引客舟来,襄王神女费疑猜。浣溪沙。大千居士并题。

2.丙子十月,予于非闇合作振济西郊赤贫画展。永吉仁兄慨捐重金,因举此为报并记数语。弟爰。

钤印:

大风堂、张爰、大千大利、三千大千、张爰私印、蜀客、大千无恙

展览:

1.“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展”,台北,羲之堂,2001年11月11日至12月2日。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著录:

1.《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选》,第84页,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2.《张大千画集(上卷)》封面及第121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

3.《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18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4.《张大千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

说明:

此图为巫峡秋景,危岩峭壁,山势险峻,远山呈褐红色,船行江中,云雾缭绕,使观者如行江中,身临其境,为巫山险绝而叹奇。张大千不守陈法,对山水景象的表现的多样性由此可见。上款永吉即白永吉。

 

背景介绍:

时光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旧京和平门外五道庙,有一家饭庄——春华楼(有人把春华楼列为京城“八大楼”之一),北平解放前歇业,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但由于当年文人、画家多会于此,尤其掌柜白永吉与张大千的关系,留下了一段画界领袖与餐饮界高手交好的佳话。张大千是闻名海内外的大画家自不待言,而白永吉的出名则与张大千密不可分。白永吉曾被誉为“北平第一名厨”,张大千到北平必至春华楼,白永吉以掌柜身份为张大千亲手烹调。张大千是一风流才子,钱到手便挥霍净尽。他在春华楼大宴宾朋,白永吉不但收费,有时还要向张大千提供零用钱,按张大千常用的话就是“把几个铜板”。但是他俩绝不是金钱与酒肉的关系,而是对书画的共同爱好。张大千曾答应每年给白永吉画一幅长卷,至于中堂、条幅与扇面更是不在话下。这段时期也是张大千、于非闇他们交往最密切、在北平画坛最活跃、最热闹的一段时期。那时他们还成立了一个“转转会”,共有12人,分别是:溥心畬、张大千、齐白石、陈半丁、俞陛云、陈宝琛、于非闇、周肇祥、溥雪斋、傅增湘、徐鼐霖、成多禄。这个“转转会”类似于“艺术沙龙”的组织形式。他们商定在每个星期日举行活动,由会员轮流做东,聚会时大家赋诗作画、鉴赏评论,以此促进彼此间在艺术领域的借鉴和提高。特别是在于非闇写的《南张北溥》一文发表后,引起了画坛上很大的轰动。

赏析:

此作即为民国时期北平春华楼菜馆掌柜、素有“北平第一名厨”的白永吉旧藏。因是画赠挚友,故极精心。1936年12月,北方遭灾,旧京西郊哀鸿遍地。时有慈善家计画设粥厂放账,于非闇为其事奔走,商诸大千先生,两人即决定举行画展义卖成此善举。《救济赤贫—张大千、于非闇合作画展》在京展出三天,“大风堂”门人何海霞、巢章甫等亦出作品参加,展品全部售罄。时著名菜馆春华楼掌柜白永吉捐重金以襄善举,大千先生遂以本幅《巫峡清秋》相赠为报。白永吉有北平第一名厨之称,大千先生精擅饮食之道,与名厨多有交往。他和京剧泰斗余叔岩爱到春华楼用餐,因白氏厨艺佳,且张罗配菜,所备者他俩无不惬意。故有人以“唱不过余叔岩,画不过张大千,吃不过白永吉”,合称他们为“三绝”!并把它们硬凑一起拍照留念,成“三绝图”。白永吉甚嗜大千先生画艺,先生慷慨豪气,赠书画以酬其好。

1936年夏,先生在苏州网师园写成著名的金碧山水《华山云海图》长卷寄赠,上题“永吉老兄索仿吾家僧繇没骨山。追忆当时情状写此,请正”。复题“此卷初师僧繇法,既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矣。”此卷没骨重彩,大青大绿,复施勾金,瑰丽无比,正画家壮岁精绝之作。白氏与他交谊之深由此可见一二。同年底再赠本幅,设色技法相同,也许白永吉对重彩设色作品情有独锺。大千先生的没骨山水画约出现于三十年代中期。在这类作品上多有题跋,述及画家的渊源家数,上溯宋代王诜,甚至远及杨升和张僧繇。惟上述杨、张两家,有的作品已湮没,有的尚无公认可信画迹传世。故先生所据者自画史记录外,尚参考后人所仿临者,如董其昌的《峒关蒲雪图》等,复加己意写成。本幅未有题其渊源所自,但参见画家1935年的《巫峡清秋》,同年的《华山云海》及1938年的《黄山云海》,采用的应为他所称的“吾家僧繇法”。《巫峡清秋》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以他蜀人写川中三峡名胜之一,自是驾轻就熟。若与1935年本相比,基本同出一辙,只是主峰的方向相反而已。本幅的构图较丰富,层次感强,除云山飘渺、舟过峡山的主景外,局部细节描写更见繁密精细,如峡中泉涌,与云水连成一气;下方山峡树丛高低排列参差,反衬出主峰的奇兀突出,气势雄浑,成全图的焦点所在。画中设色之经营极见用心,充份运用矿物颜料色感厚实耀目的特质,令青绿、白粉、金碧相衬,成色彩艳丽、气派堂皇而富装饰性的杰作。更难得者乃画上三题,标题、词作以及题赠记录,钤印位置疏密布局讲究,令全幅作品更见完整。

——《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选》

 

 

1936年1月,张大千、于非闇等在天津举办画展广告(载天津《大公报》头版,1月11日)

 

 

 

1936年12月5日,张大千(右二)、于非闇(右一)、何海霞等在北平《赈济西郊赤贫于非闇、张大千画展》合影。